支气管扩张怎么回事
支气管扩张是因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的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变形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因包括感染、先天性发育缺陷、遗传、免疫缺陷及其他因素如吸入有毒气体等;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反复肺部感染和呼吸困难;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胸部高分辨率CT)、肺功能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涵盖药物治疗(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祛痰药等)、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部叩击)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及特殊生活方式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包括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避免危险因素。
一、支气管扩张的定义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指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变形。其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
二、支气管扩张的病因
1.感染因素:这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病因。儿童时期的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感染,可引发细支气管炎症和阻塞,进而导致支气管扩张。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肺结核等,会损伤支气管壁的结构和功能,使支气管弹性降低,容易发生扩张。
2.先天性发育缺陷:某些先天性疾病会导致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支气管黏膜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等,影响支气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病风险。如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患者的纤毛运动功能减弱,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引发感染和支气管扩张。
3.遗传因素: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例如,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呼吸道黏液分泌异常,黏稠的分泌物容易阻塞支气管,引发反复感染和支气管扩张。
4.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HIV感染等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使得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从而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几率。
5.其他因素:吸入有毒气体、误吸异物等也可能损伤支气管黏膜,引起支气管炎症和阻塞,最终导致支气管扩张。
三、支气管扩张的症状
1.慢性咳嗽、咳痰:这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咳嗽程度不一,咳痰量较多,可为黏液性、黏液脓性或脓性痰。痰液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
2.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量可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不等。少量咯血可能是由于炎症导致支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大量咯血则可能是支气管动脉破裂所致,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反复肺部感染:由于支气管扩张导致呼吸道清除功能下降,容易发生反复的肺部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咳痰增多等症状,感染不易控制,且容易复发。
4.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支气管扩张可导致肺功能受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四、支气管扩张的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的呼吸道感染史、家族史、过敏史等,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和发病过程。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湿性啰音,部分患者可伴有杵状指(趾)。
3.影像学检查: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的形态、结构和扩张程度。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表现,但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相对较低。
4.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患者可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痰培养可明确病原菌,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此外,还可进行免疫功能检查、基因检测等,以明确病因。
五、支气管扩张的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他啶等。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可促进痰液排出。
2.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等,可促进痰液排出,减轻肺部感染。体位引流是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利用重力作用促使痰液流出。
3.手术治疗:对于病变局限、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支气管扩张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肺功能较差,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3.女性患者: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生理状态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支气管扩张的病情。在生理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孕期女性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4.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的患者要戒烟,吸烟会加重支气管扩张的病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职业暴露于粉尘、化学物质等环境中的人群,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七、支气管扩张的预防
1.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病毒感染。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先天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
3.避免危险因素:避免吸入有毒气体、误吸异物等,减少对支气管的损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