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过敏性皮炎症状多样,包括皮肤、全身及特殊部位症状。皮肤症状常见有瘙痒,轻重不一,搔抓易致皮肤损伤与感染;红斑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因过敏致血管扩张形成;丘疹为高出皮肤的实质性小疙瘩,由炎症细胞浸润等因素引起;水疱因表皮细胞间水肿、组织液积聚而成,破裂易扩散炎症;糜烂与渗出多在水疱破裂或皮肤破损后出现,处于炎症活跃期;苔藓样变多见于慢性期,因长期搔抓致皮肤角质层增生等。全身症状有少数低热,因过敏激活免疫系统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乏力是因过敏致身体应激、消耗能量及炎症介质影响神经功能;食欲不振源于过敏影响胃肠道功能。特殊部位症状方面,眼部有眼睑红肿、瘙痒及结膜充血等;耳部外耳道及耳周有瘙痒、红斑等;口腔唇部及黏膜有红肿、水疱等,影响进食与说话。
一、皮肤症状
1.瘙痒:这是过敏性皮炎最常见症状之一。皮肤的瘙痒感可轻可重,轻者可能偶尔有痒感,不影响日常生活;重者瘙痒剧烈,患者常难以忍受,忍不住搔抓。搔抓虽暂时缓解痒感,但可能进一步损伤皮肤,形成恶性循环。搔抓还可能使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瘙痒的产生是由于过敏原刺激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引发神经冲动传递至大脑产生痒觉。研究显示,约80%以上过敏性皮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瘙痒。儿童因皮肤较薄嫩,神经末梢发育不完善,对瘙痒更为敏感,搔抓可能更频繁,易导致皮肤破损。老年人皮肤干燥,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瘙痒症状可能更严重且持久。
2.红斑:多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表现为皮肤局部发红,边界可清晰或模糊。红斑形成是因过敏反应导致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充盈。急性过敏性皮炎红斑通常颜色鲜红,随着病情发展或治疗有效,红斑颜色可逐渐变淡。如接触性皮炎,接触过敏原部位很快出现边界清晰红斑;而特应性皮炎红斑可广泛分布于面、颈、四肢屈侧等部位,边界相对模糊。红斑部位皮肤温度常稍高于周围正常皮肤,这与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有关。
3.丘疹:表现为针头至米粒大小、高出皮肤表面的实质性小疙瘩,可散在分布或群集出现。丘疹是由于皮肤内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因素形成。常见于急性或亚急性过敏性皮炎阶段。例如,药疹引发的过敏性皮炎,可在全身皮肤出现散在丘疹。在慢性过敏性皮炎中,丘疹可能因反复搔抓、摩擦等,变得粗糙、肥厚。
4.水疱:大小不一,小如针尖,大至黄豆甚至更大,疱液通常清亮。水疱形成是因为过敏反应导致表皮细胞间水肿,细胞间隙增大,组织液积聚形成水疱。如接触强酸、强碱等刺激性物质引发的接触性皮炎,常迅速出现水疱。水疱若破裂,疱液渗出,可污染周围皮肤,导致炎症扩散,还可能引起疼痛,尤其当水疱位于皮肤较薄嫩部位或破裂后暴露真皮层神经末梢时。
5.糜烂与渗出:当水疱破裂或皮肤因搔抓破损后,可出现糜烂面,有浆液性渗出。渗出物中含有蛋白质、炎症细胞等成分。糜烂渗出常见于急性过敏性皮炎严重阶段,表明皮肤炎症处于活跃期。渗出的液体可能使皮肤表面潮湿,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增加感染风险。如急性湿疹样过敏性皮炎,常伴有明显糜烂渗出。若渗出持续不愈,可能导致皮肤结痂、脱屑等进一步变化。
6.苔藓样变:多见于慢性过敏性皮炎。皮肤增厚、粗糙,纹理加深,形似苔藓。这是由于长期搔抓、摩擦,皮肤角质层增生,棘层肥厚所致。例如,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腰骶部等易搔抓部位,皮肤苔藓样变明显。苔藓样变皮肤失去正常弹性和光泽,瘙痒感常持续存在,治疗相对困难,易反复发作。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少数情况下,过敏性皮炎可能伴有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发热机制是过敏反应激活免疫系统,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介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儿童免疫系统相对活跃,发热可能更常见,但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体温波动可能较大。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发热反应可能不典型,有时体温升高不明显,但病情可能较重。
2.乏力:患者常自觉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过敏反应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消耗大量能量,同时炎症介质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肌肉无力感。乏力症状在过敏性皮炎病情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较为明显。对于需要工作、学习的人群,乏力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和效率。儿童乏力时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不爱活动,家长需密切关注,避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3.食欲不振:过敏反应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消化液分泌异常,胃肠蠕动紊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患者可能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减少。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影响营养摄入,阻碍生长发育。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较弱,食欲不振可能加重营养不良风险,导致身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影响过敏性皮炎恢复。
三、特殊部位症状
1.眼部症状:过敏性皮炎累及眼部周围皮肤时,可出现眼睑红肿、瘙痒,严重时眼睑肿胀明显,甚至影响睁眼。还可能伴有眼结膜充血、瘙痒、流泪等症状。这是因为眼部皮肤薄嫩,且局部血液循环丰富,过敏反应易在此处表现明显。例如,接触化妆品、染发剂等过敏原后,可能迅速出现眼部周围过敏性皮炎症状。若炎症累及结膜,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影响视力。儿童眼部自我保护能力弱,揉眼等动作可能加重眼部炎症。
2.耳部症状:外耳道及耳周皮肤可出现瘙痒、红斑、丘疹,严重时可有渗出、结痂。外耳道皮肤娇嫩,且相对潮湿,适合真菌、细菌滋生,过敏反应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更易引发感染。耳部瘙痒可能导致患者频繁挖耳,进一步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疼痛。对于老年人,耳部症状可能因听力减退等原因,发现相对较晚,导致病情延误。
3.口腔症状:唇部皮肤可出现红肿、干燥、脱屑、瘙痒,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出。口腔黏膜也可能受累,出现黏膜红肿、水疱,患者感觉口腔内灼痛、异物感,影响进食和说话。如食用芒果等易致敏食物后,可能出现口周及口腔内过敏性皮炎症状。儿童口腔黏膜较薄嫩,症状可能更明显,且可能因不适而哭闹,影响家长对病情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