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支气管扩张是怎么回事
肺支气管扩张是因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致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典型症状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其病因包括感染、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免疫缺陷及其他因素(如吸入异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和反复肺部感染;诊断方法有胸部高分辨率CT、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和痰液检查;治疗方法涵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治疗各有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包括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戒烟、加强营养和定期体检。
一、肺支气管扩张的定义
肺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二、肺支气管扩张的病因
1.感染因素: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儿童时期的百日咳、麻疹、肺炎等感染,若治疗不彻底,容易损伤支气管壁,引发支气管扩张。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感染,也会破坏支气管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2.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某些先天性疾病会导致支气管扩张,如囊性纤维化,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影响呼吸道和消化系统,患者的支气管黏液分泌异常黏稠,容易堵塞支气管,进而引起扩张。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会使纤毛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纤毛清除黏液的能力下降,引起支气管分泌物潴留,引发支气管扩张。
3.免疫缺陷: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几率。如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最终引起支气管扩张。
4.其他因素:吸入异物、有毒气体等,会直接损伤支气管黏膜,破坏支气管壁的结构,引发支气管扩张。另外,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支气管,导致支气管扩张。
三、肺支气管扩张的症状表现
1.慢性咳嗽、咳痰:患者常出现慢性咳嗽,咳嗽程度不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咳痰量较多,痰液一般为脓性,颜色可呈黄色、绿色等,在晨起或体位改变时咳痰量可能会增多。
2.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时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时可出现整口鲜血,甚至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3.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支气管扩张范围扩大,肺功能逐渐受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反复肺部感染:由于支气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患者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出现发热、咳嗽加剧、咳痰增多等症状。
四、肺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方法
1.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支气管的形态、结构和扩张程度,对于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的一些异常表现,如肺纹理增粗、紊乱等,但对于早期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相对有限,一般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
3.肺功能检查:通过测定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了解支气管扩张对肺功能的影响程度,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4.痰液检查:对患者的痰液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同时,还可以观察痰液中的细胞成分,了解炎症的程度。
五、肺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抗生素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常用药物,根据病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祛痰药物能够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咳痰症状。
2.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等,通过改变体位和胸部震动,促进痰液排出,减轻肺部感染。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肺通气功能。
3.手术治疗:对于病变局限、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咯血或肺部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但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治疗方面,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体位引流、拍背等,促进痰液排出。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咳嗽、咳痰等情况,及时带孩子就医。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时,要充分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的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同时,要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身体抵抗力。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生理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用药需要谨慎。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时,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如果病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七、肺支气管扩张的预防措施
1.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先天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
3.戒烟:吸烟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加重支气管扩张的病情。因此,患者应戒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
4.加强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支气管扩张,及时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