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肺腺癌是什么
浸润性肺腺癌是癌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具有侵犯周围组织能力的肺腺癌病理类型,发病与吸烟、环境、遗传、肺部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早期可能有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中晚期会出现发热、气短等表现,诊断依靠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治疗需谨慎考虑其身体状况和胎儿安全等,预防措施有戒烟、改善环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定期体检。
一、浸润性肺腺癌的定义
浸润性肺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它是指癌细胞突破了上皮基底膜结构,具有侵犯周围组织的能力,与原位癌相对,原位癌的癌细胞局限在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浸润性肺腺癌在肺部肿瘤中较为常见,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潜能的恶性肿瘤。
二、发病相关因素
1.吸烟: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都会显著增加患浸润性肺腺癌的风险。烟草中的多种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会对肺部细胞的DNA造成损伤,引发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癌细胞的产生和发展。
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石棉、氡气、砷等有害物质,或者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有害气体等会不断刺激肺部组织,损伤肺细胞,增加患癌几率。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癌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患浸润性肺腺癌,其亲属患该病的风险会相对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基因的突变或缺陷有关,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的肺部细胞更容易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
4.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组织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肺部细胞在反复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引发浸润性肺腺癌。
三、症状表现
1.早期症状:多数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还可能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通常为少量血丝,大咯血较为少见。此外,患者可能感到胸部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有时会随着呼吸或咳嗽加重。
2.中晚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发热,多为低热,可能是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起的;还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肿瘤阻塞气道、侵犯肺实质或引起胸腔积液等原因导致肺功能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是因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这可能是肿瘤侵犯食管引起的。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的占位性病变,但对于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胸部CT扫描是目前诊断浸润性肺腺癌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PETCT检查则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代谢活性,发现全身其他部位的转移病灶。
2.病理检查:这是确诊浸润性肺腺癌的金标准。常用的方法有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在CT引导下用细针经皮穿刺肺部肿瘤,获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五、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可选择肺叶切除术、楔形切除术等。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器官等。
2.化疗: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中晚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化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
3.放疗: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局部晚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放疗可以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也可以单独使用。放疗可以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通过体外的放疗设备对肿瘤进行照射,内照射则是将放射性物质植入肿瘤内部进行照射。放疗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方法。对于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更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一部分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有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情况。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人,可选择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法。同时,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儿童:儿童患浸润性肺腺癌极为罕见,但如果发生,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化疗和放疗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治疗前需要充分评估治疗的利弊。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
3.孕妇:孕妇患浸润性肺腺癌的情况也比较少见。在治疗时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手术治疗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与妇产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化疗。放疗也可能对胎儿产生辐射损伤,需要严格掌握放疗的适应证和剂量。
七、预防措施
1.戒烟:戒烟是预防浸润性肺腺癌的重要措施,戒烟越早,受益越大。同时,要尽量避免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
2.改善环境:减少接触石棉、氡气等有害物质,加强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
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
4.定期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肺癌病史者等,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及时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