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哮喘的慢阻肺
患有哮喘的慢阻肺的相关内容,包括概念界定,发病机制中涉及炎症机制及不同人群发病机制差异;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且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诊断方法包括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CT);治疗原则涵盖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和非药物治疗(戒烟、康复治疗);还提及特殊人群(儿童、女性、老年患者)的注意事项,如儿童诊断治疗需特殊考量,女性要考虑特殊时期影响,老年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康复循序渐进及心理状态等。
一、概念与发病机制
(一)概念界定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而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是指同时符合慢阻肺和哮喘特征的患者,其兼具两者的病理生理特点。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炎症机制:两者均存在气道炎症,慢阻肺的炎症主要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哮喘则以嗜酸性粒细胞炎症为主,但也有部分患者两种炎症机制并存。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发病机制可能有差异,儿童哮喘发展为慢阻肺的机制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时期的气道炎症损伤可能为成年后慢阻肺的发生埋下隐患;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烟草烟雾等刺激会加重气道炎症反应,无论是哮喘还是慢阻肺患者,吸烟都会使炎症持续加重,影响发病机制进程。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在活动后更为明显,且这种呼吸困难会在哮喘发作或慢阻肺病情加重时加剧。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呼吸急促、喘息明显的情况,而成年患者可能更多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女性患者在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症状可能会有一定波动,比如月经周期等情况可能影响气道反应性,从而使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变化。
咳嗽、咳痰:咳嗽可为长期慢性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性泡沫痰,合并感染时可呈脓性痰。对于有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外界污染物会持续刺激气道,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咳嗽咳痰加重。
三、诊断方法
(一)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使用肺功能仪进行检测,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患者会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0.7是判断持续气流受限的主要指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正常肺功能指标范围不同,儿童的肺功能指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所以诊断时需参考相应年龄段的正常范围;对于女性患者,肺功能特点可能与男性有差异,在解读结果时要综合考虑。
支气管舒张试验:通过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再次检测肺功能,用于鉴别哮喘和慢阻肺。如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更多提示哮喘;而慢阻肺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多为阴性,但部分伴有哮喘成分的慢阻肺患者可能呈弱阳性。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严重时可见肺气肿表现,如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等。在不同年龄患者中,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肺气肿表现可能不如成年患者典型;女性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男性在某些方面可能相似,但也有自身特点。
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气道壁增厚、肺气肿等情况,对于鉴别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比如可以更精准地观察小气道病变等情况,在评估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患者病情时,胸部CT能提供更详细的肺部结构信息,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四、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包括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β?受体激动剂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等症状;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不同药物有其适用人群特点,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支气管舒张剂,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导致不良反应;女性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要考虑激素水平等因素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吸入、口服或静脉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气道炎症的常用药物,对于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患者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不同人群的差异,儿童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要关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等问题;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要谨慎评估利弊。
(二)非药物治疗
戒烟:无论是哮喘还是慢阻肺患者,戒烟都是非常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吸烟会持续损伤气道,加重病情,对于所有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应坚决戒烟,以减少气道刺激,延缓病情进展。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运动锻炼等。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比如腹式呼吸等训练;运动锻炼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不同年龄患者康复治疗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康复治疗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合其年龄的运动和呼吸训练;女性患者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瑜伽等相对柔和的运动可能更适合部分女性患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时,在诊断上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肺功能发育尚未完全,肺功能检查结果解读要结合年龄相关标准。治疗时要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尽量选择吸入性药物治疗,避免使用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的药物,同时康复治疗要在保证安全和适合儿童身体状况的前提下进行。
(二)女性患者
女性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时,要考虑月经周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影响。在月经周期中,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气道反应性,导致症状波动,要注意观察并调整治疗方案;孕期时使用药物要谨慎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哺乳期时用药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必要时可能需要暂停哺乳并选择合适的替代治疗。
(三)老年患者
老年患有哮喘的慢阻肺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康复治疗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心肺负担。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病情反复等情况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焦虑等情绪,要给予心理关怀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