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是什么病
肺积水医学上称胸腔积液,由胸腔内液体产生与吸收失衡致。常见病因有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累及胸膜、胸膜感染)、肿瘤(如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胸膜间皮瘤)、其他原因(如低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检查包括影像学(胸部X线、CT)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治疗原则为针对病因治疗、胸腔穿刺抽液、对症支持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需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并个体化处理。
一、肺积水的定义
肺积水医学上通常称为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正常情况下,胸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各种原因导致胸腔内液体的产生与吸收失衡时,就会出现肺积水。
二、肺积水的常见病因
1.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是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左心衰竭。当心脏功能减退时,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到胸腔形成肺积水。例如,一些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多年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肺积水情况,其中心力衰竭引起的肺积水在老年人群中相对较为常见,因为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
缩窄性心包炎也可引起肺积水,由于心包增厚、粘连,限制了心脏的舒张功能,影响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回流,从而导致胸腔积液。
2.感染性疾病
肺炎累及胸膜时可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如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等)、病毒或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其中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性胸膜炎是导致肺积水的常见感染性原因,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易发生,比如长期处于压力大、营养不良状态的人群,或者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
胸膜感染,如脓胸,是由于胸腔内受到细菌感染,产生大量脓性积液。
3.肿瘤
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是引起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转移至胸膜,肿瘤细胞刺激胸膜导致液体渗出。肺癌患者中,随着肿瘤的进展,约有一部分会出现肺积水情况,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对较易发生胸膜转移导致肺积水。
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的肿瘤,也会引起胸腔积液。
4.其他原因
低蛋白血症,当血浆白蛋白水平过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出到胸腔,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患者。例如,肝硬化患者长期肝脏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进而引发肺积水。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累及胸膜,引起胸腔积液。这类疾病在女性患者中相对多见,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三、肺积水的临床表现
1.症状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少量肺积水时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积液量增加,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患者会感觉气不够用,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例如,肺积水患者在快走、爬楼梯等活动时,呼吸困难症状会显著加重。
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积液刺激胸膜可引起胸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或刺痛,疼痛程度与积液量和病情进展有关。
如果是结核性肺积水,患者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果是恶性肿瘤引起的肺积水,可能会有消瘦、原发肿瘤相关的症状等。
2.体征
查体时可发现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
四、肺积水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胸腔内是否有积液以及积液量的大致情况,少量积液时可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可见胸部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
胸部CT检查:比X线检查更能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情况,还可以发现肺部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等,有助于明确病因。例如,对于怀疑肿瘤引起的肺积水,胸部CT能更精准地发现肺部的肿瘤病灶。
2.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通过穿刺抽取胸腔内的液体进行化验,包括外观、比重、蛋白含量、细胞计数及分类、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等。例如,结核性胸腔积液一般为渗出液,外观多为草黄色,蛋白含量较高,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结核菌检查可能呈阳性;恶性胸腔积液多为血性,可找到肿瘤细胞等。
五、肺积水的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心力衰竭引起的肺积水,需要治疗心力衰竭,通过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等措施来改善病情,从而减少胸腔积液。
若是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肺积水,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正规治疗方案,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对于肿瘤引起的肺积水,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2.胸腔穿刺抽液
当肺积水量较多,引起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但抽液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3.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补充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助于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
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营养支持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患肺积水时,由于其脏器功能减退,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例如,在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因为老年人可能对液体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肺积水的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等。
2.儿童
儿童肺积水相对较少见,多与感染等因素有关。儿童在诊断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检查带来的辐射等危害,在治疗上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感染引起的肺积水,在明确感染病原体后,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但要严格按照儿童用药的剂量等要求,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并且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表述病情的能力有限,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更加细心地关注其呼吸、精神等状态。
3.孕妇
孕妇出现肺积水时,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药物等治疗措施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诊断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如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辐射的胸部CT检查(可优先选择胸部X线等相对辐射较小的检查,但也要权衡利弊)。治疗上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在保障孕妇健康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如针对病因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
总之,肺积水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胸腔内液体异常积聚的病症,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医疗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