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其有不同病毒类型及特点,临床表现分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症状,诊断靠临床症状评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有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预防需增强免疫力和避免接触传染源,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感冒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病毒性感冒的定义
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引发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会侵袭人体的上呼吸道,如鼻腔、咽喉等部位,从而引发一系列相关症状。
二、引发病毒性感冒的病毒类型及特点
1.鼻病毒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有众多血清型,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办公室等,很容易造成传播。
2.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也是常见的引发感冒的病毒。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致病特点有所差异,例如某些冠状病毒可导致较为轻症的感冒症状,但也有一些冠状病毒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它同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环境中存活时间相对较长,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3.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较为频繁,可引起大流行。流感病毒引发的感冒症状通常相对较重,除了有普通感冒的鼻塞、流涕等症状外,还常伴有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传染性也较强,可通过飞沫、气溶胶等多种途径传播。
三、病毒性感冒的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如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初期鼻涕可能较清,后期可能会变得黏稠。同时伴有咽部不适,如咽干、咽痒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咽痛。
全身症状:一般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有低热,体温通常在37.5℃38℃左右,可伴有轻度的乏力、头痛等症状。
2.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症状
局部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但可能相对更明显,鼻塞、流涕等症状可能较为突出。
全身症状:较为严重,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伴有明显的全身酸痛,包括肌肉、关节等部位,还可能有显著的乏力、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等症状,但一般相对较轻。
四、病毒性感冒的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进行初步判断,例如出现鼻塞、流涕、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结合近期是否有接触病毒性感冒患者等流行病学史。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一般情况下,病毒性感冒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升高,但这只是辅助诊断的依据,不能单纯依靠血常规确诊。
病毒学检查:可以通过采集患者的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明确是否为病毒性感冒以及具体是哪种病毒感染,这是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但在基层医疗中可能受到检测条件的限制。
五、病毒性感冒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病毒,一般建议休息12周左右,具体时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多饮水: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排出毒素,一般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缓解症状。
清淡饮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例如每天保证摄入200300g蔬菜,100200g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免疫力。
2.对症治疗
退热:如果患者有发热症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格外注意,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式,如适当减少衣物、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当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退热措施,但不进行具体药物剂量等服用指导。对于成年人,若发热较严重,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合适的退热方式。
缓解鼻塞、流涕: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方式来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保持鼻腔通畅。
六、病毒性感冒的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例如每天摄入适量的肉类、蛋类、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相对更长,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2.避免接触传染源
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在病毒性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如果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情况。同时,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部位,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隔离患者:如果家中有人患病毒性感冒,应注意隔离,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七、不同人群患病毒性感冒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特点: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病毒性感冒后症状可能相对较重,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而且病情变化较快。例如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高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体温波动较大。
注意事项:儿童患病毒性感冒时,家长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超过38℃,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如使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在家庭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儿童直接吹冷风。另外,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成人感冒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
特点: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患病毒性感冒后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感冒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注意事项:老年人患病毒性感冒后,要更加注重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在用药方面,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需要调整用药剂量等。同时,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但要避免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引起虚脱等情况。
3.孕妇
特点:孕妇属于特殊人群,患病毒性感冒后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而且孕妇的身体负担较重,感冒症状可能会相对更明显,如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鼻塞、咳嗽等症状。
注意事项:孕妇患病毒性感冒后,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如果症状较轻,可先尝试通过非药物方式缓解,如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等。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孕妇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为感冒而产生焦虑情绪,因为焦虑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