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以下是根据颅内动脉瘤的不同分类方法进行的介绍:
1.按形态分类:
囊状动脉瘤:最为常见,约占颅内动脉瘤的90%左右。
梭形动脉瘤:瘤体呈梭形扩张,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左右。
夹层动脉瘤:由于动脉壁中层损伤,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形成血肿,导致动脉壁分层,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左右。
2.按大小分类:
小型动脉瘤:直径小于5mm。
中型动脉瘤:直径在5mm至15mm之间。
大型动脉瘤:直径大于15mm。
3.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与动脉壁先天发育不良有关,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常见于中老年人。
感染性动脉瘤: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外伤性动脉瘤:由于头部外伤导致动脉壁破裂,形成动脉瘤,常见于青壮年。
其他原因动脉瘤:如动脉壁结构异常、血管炎等。
4.按位置分类: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90%左右,包括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等部位的动脉瘤。
椎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左右,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等部位的动脉瘤。
总之,颅内动脉瘤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动脉瘤的特点和病情,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