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还有热性惊厥和无热惊厥。家长遇到小儿惊厥时,应采取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情况等措施,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感染性因素
颅内感染: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等。
颅外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
2.非感染性因素
颅内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颅外疾病:如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癫痫、脑瘫等。
3.其他
热性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全身性抽搐,发作时间通常在5分钟内,多伴有意识障碍。
无热惊厥:常见于代谢性疾病、中毒、颅内出血、脑发育畸形等。
对于小儿惊厥,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将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喉部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
2.不要用力按压或摇晃患儿,以免加重惊厥。
3.不要往患儿口中塞任何东西,如毛巾、筷子等,以免咬伤舌头。
4.在惊厥发作时,不要给患儿喂食或喂水,以免引起呛咳或窒息。
5.记录惊厥发作的时间、表现、持续时间等,以便及时就医。
6.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脑电图、头颅MRI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惊厥的原因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部分患儿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留下后遗症。因此,家长应重视小儿惊厥,及时带患儿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