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丹毒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中医称为“火丹”“流火”,表现为起病急、局部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外科疗法。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中医称为“火丹”“流火”。
其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可能导致细菌经皮肤或黏膜细微破损处入侵。
与小腿静脉曲张、趾甲真菌病等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下肢皮肤营养不良,容易感染细菌。
营养不良、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以及肾性水肿等,都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细菌。
病原菌主要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其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
对于小腿丹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抬高患肢,以减轻下肢水肿。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挤压患处。
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为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局部治疗:可外用硫酸镁溶液湿敷,以减轻局部水肿和疼痛。
外科疗法:对于反复发作的丹毒,可采用淋巴管切除术或植皮术等外科疗法。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患者的用具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在疾病治愈后,应注意预防复发。如果出现皮肤破损或感染,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