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三主征为头痛、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分别由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盘淤血、水肿所致,三者并非同时出现,还可能有其他症状。
1.头痛: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常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头痛。头痛部位通常在额部及颞部,可向枕后及眼眶部放射。咳嗽、打喷嚏、用力、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可使头痛加重。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常呈喷射性呕吐。
2.呕吐:呕吐多与头痛相伴发,呈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呕吐后头痛可有所减轻。
3.视神经盘水肿:视神经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盘淤血、水肿所致。早期多为眼底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盘充血、边缘模糊,继之生理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迂曲,视盘上、下方的视网膜上有片状或火焰状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视神经盘苍白,视力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甚至失明。
需要注意的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此外,颅内压增高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头晕、复视、猝倒、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颅内感染、解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2.对症治疗:包括脱水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过度换气等。
3.手术治疗:对于病因明确、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去除颅内血肿、切除肿瘤等。
总之,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诊断。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