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咽鼓管、外耳道鼓膜、血行三种途径扩散感染。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持鼻腔和咽鼓管通畅、避免耳道进水、避免频繁挖耳、提高身体免疫力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感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扩散:
1.咽鼓管途径: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充血、肿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中耳负压,从而使咽鼓管功能障碍,外界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2.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或鼓膜穿孔后,外界细菌可经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引起感染。此外,挖耳等不当操作也可能损伤鼓膜,增加感染的风险。
3.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急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中耳,引起中耳炎症。
为了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避免感染扩散至中耳。
2.保持鼻腔和咽鼓管通畅,如擤鼻涕时应避免同时按压两侧鼻孔,以免鼻涕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3.避免耳道进水,游泳时应注意佩戴耳塞,防止水进入耳道。
4.避免频繁挖耳,以免损伤鼓膜。
5.提高身体免疫力,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均衡。
如果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了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