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病因是什么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污染的水和食物等传播。个体因素也影响感染及病情,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婴幼儿因免疫系统不完善、卫生意识不足更易感;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环境不佳及集体生活的儿童感染几率高;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曾患病儿童仍可能感染其他型别病毒。
一、肠道病毒感染是主因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肠道病毒有多种型别,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据相关研究,在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中,这两种病毒占比相对较高,是导致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病原体。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还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型,B组的2、5、13型等。这些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等也会造成感染。
二、个体因素影响感染及病情
1.年龄方面,儿童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尤其是5岁及以下儿童。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年龄段儿童在手足口病患者中占比很高。其中,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更高,他们可能因卫生意识不足,经常用手触摸物品后又接触口腔,增加感染风险。
2.生活方式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儿童更容易感染。如不勤洗手,玩耍后手上沾染大量病毒,就容易通过手口途径感染。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的场所,病毒容易传播,若儿童经常处于这样的环境,感染几率也会增加。集体生活的儿童,如在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由于接触人员密集,一旦有传染源,很容易造成病毒传播。
3.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应对病毒入侵,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可能更严重,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也更高。而曾经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儿童,对已感染过的病毒型别可能有一定免疫力,但仍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