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小儿惊厥
诊断小儿惊厥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定是否为惊厥、惊厥类型,寻找病因,制定治疗方案,注意患儿安全。
一、定义
小儿惊厥是指由于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而导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二、临床表现
1.全身性抽搐: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
2.发作时间:持续时间通常为数秒至数分钟,少数可长达15分钟。
3.伴随症状:发作时可有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急促或暂停,口吐白沫或血沫,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
三、诊断方法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患儿的发病年龄、季节、发热情况、惊厥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的表现、既往病史等。
2.体格检查:测量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检查神经系统、心肺听诊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抽搐的原因。
3.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血钙、血镁、脑电图等,以明确病因。
4.其他检查:如头部CT、MRI等,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四、诊断步骤
1.确定是否为惊厥:首先要排除其他非惊厥性抽搐,如婴儿痉挛、低血糖、低血钙、癔症等。
2.确定惊厥类型:根据抽搐的表现、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确定惊厥的类型,如全面性强直-阵挛性惊厥、部分性惊厥等。
3.寻找病因:根据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寻找惊厥的病因,如感染、颅内病变、代谢紊乱、中毒等。
4.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惊厥的严重程度、病因等,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吸氧等。
五、注意事项
1.对于首次发作的惊厥患儿,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
2.在等待就医过程中,应将患儿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受伤。解开患儿的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不要强行按压患儿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
4.惊厥发作时,不要给患儿喂食或喂水,以免引起呛咳或窒息。
5.记录患儿惊厥发作的时间、表现、持续时间等,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对于小儿惊厥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患儿的安全,避免受伤,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