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得怎么治疗
脑震荡的处理包括急性期、症状对症处理、康复期注意事项和随访观察。急性期需让患者安静休息12周,密切观察变化;症状对症处理中头痛头晕可通过舒适环境缓解,恶心呕吐要防误吸;康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有基础疾病者更谨慎,儿童要保证休息营养并关注心理;需定期随访,不同年龄患者随访重点不同,出现新不适及时就医。
一、急性期处理
脑震荡急性期需让患者安静休息,一般建议卧床休息12周,这是因为过多活动可能会加重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在此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加重,或意识改变等情况,需及时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排除颅内其他严重病变。对于儿童患者,更要谨慎观察,因为儿童脑震荡后可能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家长更加留意其精神状态等情况。
二、症状对症处理
1.头痛头晕:如果患者存在头痛头晕症状,可通过安静的环境来缓解,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一般不首先使用药物干预,对于成人患者若头痛头晕较为明显,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使用改善循环等辅助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对于儿童患者,应尽量采用非药物的舒适环境调整来缓解不适,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药物。
2.恶心呕吐:若患者有恶心呕吐情况,应让患者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样优先采用非药物的舒适体位等方式缓解,对于严重的恶心呕吐情况,需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不轻易自行给予止吐药物等。
三、康复期注意事项
在康复期,患者应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一般在2周左右可开始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需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脑血管等基础问题,康复期更要谨慎,活动量的增加需更加循序渐进,并且要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儿童患者康复期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家长要关注儿童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避免因脑震荡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四、随访观察
患者在脑震荡后需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一般在12周后进行头颅CT等复查,以确认颅内情况无异常变化。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随访的重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要关注其生长发育、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是否因脑震荡受到影响,老年人则要关注其神经系统功能的长期恢复情况等。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出现任何新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