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的治疗方法
小儿急性喉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特殊人群也需注意相关事项。一般治疗需保持患儿安静,观察生命体征,让轻度喉炎且体温不高的患儿多休息、多饮水,维持室内适宜温湿度;药物治疗方面,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喉部黏膜肿胀,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雾化吸入减轻炎症;对症治疗则是给缺氧患儿吸氧,对发热患儿根据体温情况采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退热。特殊人群指6个月3岁婴幼儿,家长要关注病情,有过敏史患儿用药前告知医生,严格遵医嘱用药,若患儿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还要避免其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一、小儿急性喉炎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减少体力消耗,减轻呼吸困难。密切观察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对于轻度喉炎且体温不高的患儿,可让其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20℃22℃)和湿度(50%60%),有助于缓解喉部不适。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的作用,能迅速减轻喉部黏膜肿胀,缓解喉梗阻。病情较轻者可口服泼尼松等;病情较重有Ⅱ度以上喉梗阻者,可静脉应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抗生素: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急性喉炎,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雾化吸入:可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直接作用于喉部,减轻喉部炎症,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缓解症状。
3.对症治疗
吸氧:对于有缺氧表现,如烦躁不安、口唇发绀等的患儿,应及时给予吸氧,以改善缺氧状况。
退热:当患儿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导致患儿明显不适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退热。对于体温在38.5℃以下,精神状态良好的患儿,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浴等。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急性喉炎主要发生于儿童,特别是6个月3岁的婴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喉部解剖结构特殊,喉腔狭小,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导致喉梗阻。因此,家长需格外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对于有过敏史的患儿,在使用药物前应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口唇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要注意避免患儿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如花粉、灰尘、烟雾等,以免加重喉部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