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中暑是什么引起的
中暑受个体、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影响。个体因素中,儿童和老年人因体温调节能力及身体机能特点易中暑,体质虚弱、肥胖者,患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糖尿病、甲亢等)以及服用特定药物(抗胆碱能、利尿、精神安定类等)人群也易中暑;环境因素方面,高温、高湿度、通风不良会使散热困难引发中暑;生活方式上,着装不透气、高温下剧烈运动、水分摄入不足都增加中暑风险。同时对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服药人群给出了防暑的特殊温馨提示。
一、个体因素
1.年龄:儿童和老年人易中暑。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产热多散热慢,体表面积相对大,水分蒸发散热能力弱。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汗腺功能减退,散热能力差,且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影响体温调节。
2.体质:体质虚弱者,如长期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人群,身体调节能力差,对高温耐受低。肥胖人群皮下脂肪厚,散热困难,易中暑。
3.疾病: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心脏功能受限,高温时不能有效增加心输出量满足散热需求;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汗腺分泌,散热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率高,产热多。
4.药物:服用某些药物会影响体温调节。如抗胆碱能药物抑制汗腺分泌;利尿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影响散热;精神安定类药物干扰体温调节中枢。
二、环境因素
1.高温:环境温度高,人体与外界温差小,散热困难,当超过体温调节能力,易中暑。
2.高湿度:湿度大抑制汗液蒸发,汗液无法有效带走热量,导致体内热量蓄积。
3.通风不良:空气不流通,人体周围热空气无法及时被新鲜空气替换,散热受阻。
三、生活方式因素
1.着装:穿着不透气的衣物,如化纤材质,不利于汗液蒸发散热。
2.运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产热大幅增加,超过散热能力。
3.水分摄入不足:未及时补充水分,导致血容量减少,影响散热。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活动量大,易在高温环境玩耍时中暑。家长要关注孩子活动量和环境温度,及时提醒休息、补水。避免让孩子穿不透气衣物,户外活动选择早晚凉爽时段。
2.老年人:老年人常因节俭或认知问题,忽视中暑风险。家人要多关心,提醒适当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定期看望,确保水分摄入。
3.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应遵医嘱治疗,控制病情。高温时密切监测身体状况,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出行携带防暑药品和疾病相关药物。
4.服药人群:正在服用影响体温调节药物者,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或采取额外防暑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