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炎的症状治疗
鼻前庭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表现为鼻前庭疼痛、皮肤弥漫性红肿等,慢性则有鼻内发痒等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去除病因、清洁护理)、药物治疗(局部和全身用药)和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特殊人群治疗需注意,儿童护理要轻柔、用药遵医嘱,孕妇谨慎用药、先采用一般治疗,老年人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保持鼻前庭清洁干燥。
一、鼻前庭炎的症状
1.急性鼻前庭炎:患者鼻前庭处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擤鼻或挖鼻时疼痛加剧。检查可见鼻前庭内及其与上唇交界处皮肤弥漫性红肿,或有皲裂及浅表糜烂,鼻毛上附有黏脓块。儿童患者因疼痛可能会表现出烦躁、抗拒触碰鼻子等情况。若患者有经常挖鼻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疼痛症状。
2.慢性鼻前庭炎:患者感觉鼻内发痒、灼热、干燥及异物感。鼻前庭皮肤会增厚,有痂皮形成,去除痂皮后可出现小出血创面。长期患病者鼻毛会脱落稀少。对于有过敏病史的患者,症状可能会因接触过敏原而加重。
二、鼻前庭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改正不良的挖鼻习惯,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避免有害粉尘的刺激。对于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病史的患者,要同时治疗这些基础疾病,以减少鼻分泌物的刺激。
清洁护理:可用温热生理盐水湿敷,以清洁、滋润鼻前庭皮肤,减轻炎症。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格外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2.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急性鼻前庭炎可使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等,以控制炎症。慢性鼻前庭炎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除痂皮和脓液,再涂用缓和的保护性药膏,如氧化锌软膏。
全身用药: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但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滥用。
3.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在清洁护理时要使用柔软的纱布或棉球,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鼻前庭皮肤。用药时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儿童若不配合治疗,家长要耐心安抚。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在治疗鼻前庭炎时要谨慎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尽量先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如清洁护理等。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伤口愈合。在治疗鼻前庭炎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注意保持鼻前庭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