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性早熟的症状
假性性早熟是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表现为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身高增长加速,但无其他异常。检查包括性激素水平、骨龄等,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同时注意避免食用含激素食物和药物,关注孩子心理。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
假性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内分泌疾病,可能由外源性激素、内源性性激素产生过多或由外周组织转化而来的性激素增多引起。若儿童出现疑似假性性早熟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下是关于假性性早熟的一些信息:
1.症状:
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如乳房发育、阴毛腋毛生长、外生殖器发育等。
身高增长加速:假性性早熟可能导致身高增长速度加快,但最终身高可能低于正常同龄人。
骨龄提前:X线检查发现骨龄提前,超过实际年龄。
无其他异常:除了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外,患儿通常没有其他身体不适或异常。
2.检查:
血液检查:检测性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等,以确定激素分泌情况。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了解性腺发育情况,头颅MRI检查可排除颅内肿瘤等病变。
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肾上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3.诊断:
综合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第二性征出现时间、身高增长情况、骨龄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真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4.治疗:
病因治疗: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外源性激素引起的假性性早熟,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颅内肿瘤引起的假性性早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对于出现第二性征提前的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以缓解症状。
定期复查: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监测性激素水平、骨龄等指标的变化,以及身高增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注意事项: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假性性早熟若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避免食用含激素的食物和药物:避免食用含有激素的食物,如速成鸡、蜂王浆等;谨慎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如避孕药等。
心理辅导:假性性早熟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家长和医生应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辅导。
总之,假性性早熟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含激素的物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