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孩抽动症有什么表现
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和思维以及其他行为症状,其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医生的观察进行诊断,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儿需要长期治疗,家长和患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1.运动抽动:
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个性障碍。
2.发声抽动:
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复杂发声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言秽语。
3.其他行为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抽动症患儿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强迫行为,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问题。
强迫行为:抽动症患儿可能会出现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反复计数等。
情绪障碍:抽动症患儿可能会出现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易怒等。
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环境因素等有关。抽动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医生的观察。一般来说,医生会首先询问患儿的症状和病史,然后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果医生怀疑患儿患有抽动症,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脑电图、头颅MRI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抽动症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抗抑郁药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和家长了解抽动症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
抽动症患儿需要长期治疗,家长和患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家长应该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儿树立信心,鼓励患儿积极参与治疗。患儿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抽动症的症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加重或减轻,甚至可能会自行缓解。如果家长发现患儿的抽动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该及时带患儿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