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垂体瘤会有什么症状呢
发生垂体瘤会出现激素分泌异常和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如肢端肥大、闭经泌乳、视力障碍、头痛等症状,需要进行血清激素测定、鞍区MRI或CT检查、视野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
垂体瘤的症状主要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向、激素分泌异常等有关,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激素分泌异常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症。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等。
泌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阳痿、阴毛稀少、睾丸松软等。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少见,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盛多,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女性闭经、泌乳,男性则表现为阳萎、阴毛、腋毛脱落、皮下脂肪增多等。
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
头痛:约见于60%的患者,以双额部居多,头痛程度较轻,呈间歇性发作。
视觉障碍:为常见症状之一,早期可为间歇性的眼前发暗,并有短暂的视力丧失,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最后可导致失明。
其他症状:还可出现头晕、复视、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颈项强直、角膜反射减退及呼吸和循环障碍等。
需要注意的是,垂体瘤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中,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垂体瘤的可能。
对于垂体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血清激素测定:包括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有助于判断激素分泌是否异常。
鞍区MRI或CT检查:可清晰显示垂体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对于诊断垂体瘤具有重要意义。
视野检查:用于评估垂体瘤对视神经的压迫情况。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类型、患者的年龄、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泌乳素瘤,首选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卡麦角林等。药物治疗可以使肿瘤缩小,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激素分泌。
对于其他类型的垂体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切除肿瘤,缓解症状,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术后可能需要辅助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的垂体瘤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总之,垂体瘤的症状多样,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