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质增厚型手癣
角质增厚型手癣是手癣的一种类型,其有特定定义与表现,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和自身因素,诊断通过临床表现观察和真菌学检查,需与慢性湿疹、掌跖角化症鉴别,治疗有外用药物和物理治疗,预防要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一、角质增厚型手癣的定义与表现
角质增厚型手癣是手癣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手掌皮肤增厚、粗糙、干燥,纹理加深,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一般炎症反应不明显,但病程较长。其致病菌主要为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等,多由水疱鳞屑型手癣迁延而来。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感染因素:皮肤癣菌感染是根本原因,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浴池、拖鞋等)而感染,在潮湿、多汗环境下更易诱发,因为这种环境有利于皮肤癣菌的生长繁殖。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患病,一般而言,长期从事手部易接触水或潮湿环境工作的人群,如厨师、洗衣工等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自身因素:自身手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更易受皮肤癣菌侵袭。例如,患有湿疹等皮肤疾病的患者,手部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增加了手癣的发病几率。病史方面,若既往有手癣病史且未彻底治愈,病情容易反复发展为角质增厚型手癣。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观察:医生通过观察手掌皮肤增厚、粗糙等典型的角质增厚表现,结合发病部位等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2.真菌学检查:
直接镜检:取病变部位鳞屑进行镜检,若发现菌丝或孢子,可明确诊断为真菌感染,有助于确诊角质增厚型手癣。
真菌培养:进一步培养可确定具体的致病真菌种类,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但耗时相对较长。
四、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慢性湿疹也可出现手部皮肤增厚、粗糙,但一般有湿疹的其他表现,如多形性皮疹、瘙痒剧烈等,真菌学检查阴性可与角质增厚型手癣鉴别。
2.掌跖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多有家族遗传史,皮肤增厚为先天性,自幼发病,真菌学检查阴性,可与角质增厚型手癣区分。
五、治疗原则
1.外用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乳膏等,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发挥作用。但不同年龄人群使用需注意,儿童应谨慎选择外用抗真菌药物,优先选择相对温和且经过儿童适用验证的药物,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药物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
2.物理治疗:对于增厚明显的皮肤,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激光等物理方法辅助治疗,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皮肤状况等综合判断是否适用。
六、预防措施
1.保持手部清洁干燥:勤洗手,洗手后及时擦干,尤其是在接触水后。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避免儿童长时间玩水后不及时擦干导致手部潮湿。
2.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接触公共浴池、拖鞋等可能被皮肤癣菌污染的物品。在公共场合,儿童应尽量穿着自己的拖鞋,减少感染风险。
3.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对于易患人群,可适当使用一些具有保湿作用的护肤品,保持手部皮肤的滋润,维持皮肤屏障功能。但选择护肤品时要注意成分安全,儿童应选用儿童专用的温和护肤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