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了湿疹有哪些症状
宝宝湿疹症状多样,急性湿疹在红斑基础上有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等,瘙痒剧烈;亚急性湿疹红肿和渗出减轻,有少许丘疹、鳞屑及轻度浸润,瘙痒有所减轻;慢性湿疹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瘙痒呈阵发性;特殊部位如头面部因刺激可能更严重,尿布区因尿液粪便刺激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等。宝宝患湿疹后,家长护理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宝宝搔抓,注意穿着,母乳喂养妈妈注意饮食,症状严重或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一、急性湿疹症状
1.皮肤表现:急性阶段,宝宝皮肤常出现红斑基础上的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还会有小水疱,疱液清亮,疱壁易破,可融合成片。搔抓或摩擦后,水疱破裂,出现糜烂、渗液,表面有淡黄色浆液性痂皮,若继发感染,渗液可能变为脓性,痂皮颜色也会加深,周围还可能出现小脓疱。如在头面部,常因搔抓、摩擦,使局部红肿、糜烂更明显,甚至有黄色渗出物流出。
2.瘙痒程度:瘙痒剧烈,宝宝常因难以忍受而烦躁不安,频繁搔抓,这不仅会加重皮肤损伤,还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比如宝宝可能会在睡眠中因瘙痒不自觉搔抓,影响睡眠质量。
二、亚急性湿疹症状
1.皮肤表现: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进入亚急性阶段,此时红肿和渗出减轻,但仍有少量丘疹及丘疱疹,皮肤表面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例如,皮肤颜色由鲜红转为暗红,不再有大量渗液,但会有薄薄的鳞屑附着。
2.瘙痒程度:瘙痒程度较急性阶段有所减轻,但仍会持续存在,宝宝仍会偶尔搔抓。
三、慢性湿疹症状
1.皮肤表现: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发展而来。皮肤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鳞屑,还可能出现苔藓样变,皮纹加深、增宽,皮损边界相对清楚。比如在宝宝的手部、肘部等易摩擦部位,皮肤会变得像皮革一样硬、厚。
2.瘙痒特点:瘙痒呈阵发性,遇热或夜间安静时瘙痒加剧,宝宝可能会忍不住搔抓,形成“瘙痒搔抓更瘙痒更严重皮损”的恶性循环。
四、特殊部位湿疹症状
1.头面部湿疹:常见于婴幼儿,除上述一般湿疹表现外,由于宝宝经常吐奶、流口水,这些部位易受刺激,湿疹可能更严重,常累及额头、脸颊、下巴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渗出,严重时可能蔓延至头皮,有黄色油腻性痂皮,去除痂皮后可见潮红糜烂面。
2.尿布区湿疹:多因尿布更换不勤、尿液及粪便刺激等引起。主要发生在尿布包裹部位,如臀部、会阴部、大腿内侧等,皮肤呈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溃疡,因该部位皮肤较娇嫩,宝宝会因疼痛而哭闹不安。
温馨提示:宝宝皮肤娇嫩,患湿疹后家长需格外注意护理。首先,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洗,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237℃为宜,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洗浴产品。其次,避免宝宝搔抓皮肤,可给宝宝戴上手套,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另外,注意穿着宽松、纯棉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易过敏食物,如海鲜、牛奶等,以防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如果宝宝湿疹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