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急救方法
晕厥处理包括现场、后续及特殊人群提示。现场处理要确保环境安全,将患者转移,调整体位,仰卧、头略低、抬高下肢,解开束缚物,有呕吐头偏向一侧,呼唤观察,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心肺复苏;后续处理需及时就医做全面检查,向医生详细描述情况;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动作要轻柔,就医带病历报告;儿童密切观察,告知近期情况,避免恢复时过多进食;孕妇保护腹部,意识恢复可给糖水,告知怀孕信息;有心脏病史者尽快就医,保持安静,带常用药;糖尿病患者可能低血糖,有条件测血糖,意识未恢复勿强行喂食,告知病史用药。
一、现场处理
1.确保环境安全: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其受到二次伤害,比如远离车辆、尖锐物品等。这是因为晕厥患者意识丧失,处于无自我保护能力状态,不安全的环境易导致碰撞、摔倒等新的损伤。
2.调整体位:让患者仰卧,头部略低,抬高下肢约1530度,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至脑部,改善脑部供血。解开患者的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如果患者有呕吐,应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3.呼唤与观察:轻拍患者肩部,大声呼唤,观察患者的反应、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操作,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二、后续处理
1.及时就医:即使患者在现场恢复意识,也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晕厥的原因。常见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血糖、头颅CT等,通过这些检查排查心脏疾病、低血糖、贫血、脑部病变等可能导致晕厥的因素。
2.病情告知:向医生详细描述患者晕厥前的情况,如是否有头晕、心慌、出汗等前驱症状,晕厥发生的时间、地点、姿势,以及患者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
三、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晕厥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在现场处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不当搬动造成骨折等损伤。就医时,要携带好以往的病历和检查报告,方便医生了解病情。
2.儿童:儿童晕厥原因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不稳定、低血糖等有关。对于儿童晕厥,在现场处理后,即使恢复正常,也应密切观察精神状态、有无头痛、呕吐等症状。就医时,家长要详细告知医生孩子近期的饮食、活动情况。避免在孩子晕厥刚恢复时给予过多食物,以防再次呕吐。
3.孕妇:孕妇晕厥可能与低血压、贫血、低血糖等因素有关。在处理孕妇晕厥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外力挤压。若孕妇意识恢复,可给予适量的糖水饮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怀孕周数、产检情况等信息,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4.有心脏病史者:此类人群晕厥可能是心脏疾病加重的信号,现场处理后应尽快就医。就医途中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可携带平时服用的心脏药物,以备急需。
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晕厥可能是低血糖所致,若现场有条件,可立即检测血糖。若确认是低血糖,可给予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但如果患者意识未恢复,切勿强行喂食,以免发生窒息。就医时告知医生糖尿病病史及用药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