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腱鞘囊肿的定义、治疗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腱鞘囊肿是关节部腱鞘内囊性肿物,病因不明,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长期重复劳损关节人群易患;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挤压法、穿刺抽液注药法)和手术(传统手术切除、关节镜手术)两类;特殊人群中,儿童优先非手术治疗,老年人治疗前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孕妇尽量保守治疗,患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需分别做好血糖控制、检查处理等特殊应对。
一、腱鞘囊肿的定义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其囊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损伤、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有关。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人群,如打字员、货物搬运工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人员等,腱鞘囊肿的发生概率较高。
二、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挤压法:通过外力将囊肿挤破,使囊液自行吸收。操作时,医生用双手拇指用力挤压囊肿,使囊肿壁破裂。这种方法简单,但复发率较高。适用于囊肿较小、囊壁较薄的患者。
穿刺抽液注药法:先用注射器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然后向囊内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龙等,最后加压包扎。这种方法能使囊腔粘连闭合,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该方法对局部皮肤有破损、感染,或者有糖尿病等影响伤口愈合疾病的患者不适用。
2.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切除: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暴露囊肿,将囊肿完整切除。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将囊肿的蒂部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一并切除,以降低复发率。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囊肿较大、有明显疼痛或影响关节活动的患者。
关节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通过关节镜观察囊肿的位置和情况,然后将其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且费用相对较高。适用于一些特殊部位的腱鞘囊肿,如腕关节内的囊肿。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腱鞘囊肿相对较少。如果需要治疗,应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应谨慎选择,因为儿童的关节和骨骼还在发育阶段,手术可能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必要时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操作。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腱鞘囊肿前,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手术风险,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因治疗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孕妇:孕妇患腱鞘囊肿时,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和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先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适当休息、局部热敷等。如果症状严重,必须进行治疗,应在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治疗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4.患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手术治疗后伤口愈合可能会受到影响,增加感染的风险。在治疗前要积极控制血糖,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加强伤口护理。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穿刺抽液等操作,都可能导致出血不止,治疗前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必要时请血液科医生会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