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湿疹怎么治疗
过敏性湿疹的防治需从避免诱发因素、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避免诱发因素包括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及避免刺激因素;局部治疗根据湿疹分期选择不同药物,急性期有渗出用冷湿敷、无渗出用糖皮质激素乳膏,亚急性期用糊剂或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联合角质松解剂;系统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减轻瘙痒;特殊人群中儿童要谨慎选药、保持皮肤清洁等,孕妇用药需谨慎,老年人要注意药物选择及基础疾病控制等。
一、避免诱发因素
1.明确过敏原:过敏性湿疹与过敏原密切相关,需通过过敏原检测(如斑贴试验、血液过敏原检测等)确定可能的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接触物(如某些化妆品、化纤织物等)。例如,对尘螨过敏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扫、使用防螨寝具等;对食物过敏者,需严格避免食用相关食物。不同年龄人群过敏原可能不同,儿童常见食物过敏原较多,成人接触性过敏原相对更常见。
2.避免刺激因素: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搔抓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湿疹症状;热水烫洗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渗出增多,加重炎症。此外,还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清洁剂等。对于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从事接触化学物质工作的人,需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与刺激物的接触。
二、局部治疗
1.根据湿疹分期选择药物:
急性期:若有渗出,可使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冷湿敷,以减轻渗出;若无渗出,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此类药物能抗炎、抗过敏。不同年龄阶段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强度有所不同,儿童一般优先选择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且要注意使用部位和疗程。
亚急性期:可选用糊剂或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氧化锌糊剂等,起到消炎、止痒、收敛的作用。
慢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联合角质松解剂,如尿素软膏等,以改善皮肤肥厚、角化等问题。
三、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物:适用于瘙痒明显的患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能减轻瘙痒症状。但不同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抗组胺药需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例如,2岁以下儿童使用某些抗组胺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薄嫩,在治疗时更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应优先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皮肤清洁、湿润,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湿疹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患过敏性湿疹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系统治疗的药物,局部治疗可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湿疹容易反复发作。治疗时局部治疗可选择温和的糖皮质激素或非糖皮质激素药物,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同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湿疹的恢复。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和全身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