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及病因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如注意休息、合理饮食;药物治疗,早期足量足疗程用抗生素,配合鼻减充血剂及不同阶段适用的滴耳剂;若药物治疗不佳或有并发症则考虑手术,如鼓膜切开术、乳突根治术。特殊人群中,儿童易患且病情变化快,家长要密切观察、遵医嘱用药,注意鼻腔清洁等;孕妇用药谨慎,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影响治疗恢复,要控制基础病、关注耳部及全身情况,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治疗原则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及病因治疗。
二、具体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以利于恢复。同时,饮食方面,应给予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炎症。
2.药物治疗
抗生素:在疾病早期,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及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一般需持续用药至症状消退后57天,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菌,防止复发。
减充血剂:可使用鼻减充血剂,以减轻鼻腔及咽鼓管黏膜肿胀,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如麻黄碱滴鼻液等,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滴耳剂:当鼓膜穿孔前,局部可使用2%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但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腐蚀鼓室黏膜。鼓膜穿孔后,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
3.手术治疗:若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急性乳突炎、耳后骨膜下脓肿等,则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为鼓膜切开术、乳突根治术等。鼓膜切开术适用于鼓膜膨出明显,经保守治疗无好转,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者。通过切开鼓膜,可改善引流,促进炎症消退。乳突根治术则用于清除中耳及乳突内的病变组织,防止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较快。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有无发热、哭闹、抓耳等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由于儿童咽鼓管短、宽、直,鼻腔及鼻咽部的感染易经咽鼓管蔓延至中耳,所以要注意保持儿童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此外,尽量避免儿童在感冒期间游泳,防止污水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2.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应告知医生自己已怀孕,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一般来说,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孕期使用相对安全,但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孕妇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身体抵抗力,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恢复速度。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密切关注耳部症状及全身情况。由于老年人听力可能已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后,更应及时治疗,以免听力进一步受损。此外,老年人用药时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