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其原因包括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症状主要有全身性抽搐和局限性抽搐。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惊厥和病因治疗,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和避免刺激等。特殊人群如小于6个月的婴儿、有癫痫病史的患儿、热性惊厥患儿和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儿需要特别注意。
一、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也被称为热性惊厥。它通常发生在儿童发热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
二、小儿惊厥的原因
1.感染
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肺炎等,均可导致小儿惊厥。
感染中毒性脑病,如重症肺炎、中毒性痢疾等,也可引起惊厥。
2.非感染性疾病
颅内疾病,如颅脑损伤、颅内出血、脑积水、脑发育畸形等。
颅外疾病,如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低血钙、维生素B?缺乏症、热性惊厥、癫痫等。
三、小儿惊厥的症状
1.全身性抽搐
突然发生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
抽搐时,患儿可能会出现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急促、面色发紫等症状。
2.局限性抽搐
抽搐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如面部、上肢、下肢等。
局限性抽搐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发作后患儿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肢体无力或瘫痪。
四、小儿惊厥的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儿的发病时间、体温、惊厥发作的情况等。
询问患儿是否有感染、颅脑损伤、中毒等病史。
2.体格检查
检查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检查患儿的神经系统,包括肌力、肌张力、反射等。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钙、血镁等检查,以排除感染、低血糖、低血钙等原因引起的惊厥。
脑电图检查,以了解患儿的脑电活动情况,有助于诊断癫痫等疾病。
五、小儿惊厥的治疗
1.控制惊厥
立即给予止惊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抗感染、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3.对症治疗
给予降温治疗,如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
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
六、小儿惊厥的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
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腹泻等。
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注意保暖
避免患儿着凉,尤其是在发热期间。
3.合理饮食
保证患儿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4.避免刺激
避免患儿受到惊吓、过度兴奋等刺激。
七、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小于6个月的婴儿
发生惊厥的风险较高,需要特别注意。
一旦出现惊厥,应立即就医。
2.有癫痫病史的患儿
更容易发生惊厥,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遵医嘱服药。
3.热性惊厥患儿
一般在体温升高时发生惊厥,需要及时降温。
惊厥发作时,应将患儿侧卧,避免误吸。
4.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儿
惊厥的发生率可能较高,需要密切观察。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八、结语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需要及时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了解惊厥的预防方法,避免惊厥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