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容易鼻出血

来源:民福康

鼻出血原因分为局部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鼻部损伤(如挖鼻、外力撞击、手术损伤等)、鼻部炎症(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引发的鼻黏膜病变)、鼻部肿瘤(良性和恶性肿瘤导致血管受压或破坏);全身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压力改变或血管壁异常)、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影响凝血功能)、内分泌失调(如女性经期、孕期激素变化致鼻黏膜充血)、其他(如长期服抗凝药物、肝肾疾病影响凝血功能,高温干燥环境使鼻黏膜脆弱)。易出血人群(尤其儿童和老人)需保持鼻腔湿润、改掉不良习惯等,若鼻出血频发或量大应及时就医治疗。

一、局部因素

1.鼻部损伤:挖鼻、用力擤鼻、剧烈喷嚏是常见的损伤方式。儿童由于好奇心重、自我控制能力弱,更易频繁挖鼻导致鼻黏膜受损出血;经常进行拳击等对抗性运动的人,鼻部易受外力撞击引起出血。鼻部手术术后护理不当或手术损伤鼻血管,也可能引发鼻出血。如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若出现鼻腔内感染等情况,就可能引起术区出血。

2.鼻部炎症: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在过敏原刺激下会出现炎症反应,变得脆弱易出血,患者频繁揉鼻也会加重鼻黏膜损伤;鼻窦炎患者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鼻黏膜,引起黏膜溃烂出血。小孩患鼻窦炎时,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炎症不易控制,鼻出血情况可能更常见。

3.鼻部肿瘤:良性肿瘤如鼻息肉,它会占据鼻腔空间,压迫周围组织和血管,使鼻黏膜血液循环受影响导致出血;恶性肿瘤如鼻咽癌,肿瘤侵袭破坏周围的血管引起出血,早期可能表现为涕中带血。中老年人是鼻部肿瘤的高发人群,出现鼻出血需警惕肿瘤可能。

二、全身因素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尤其是血压突然升高,可导致鼻腔内血管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患高血压时鼻出血的风险更高,若血压控制不佳,鼻出血较难止住。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壁变硬、变脆,影响鼻部血管,增加鼻出血几率。

2.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轻微的鼻黏膜损伤就可能导致出血且不易止住;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影响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生成,鼻出血是常见症状之一。儿童患血液疾病时,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出血的耐受能力更弱,更需重视。

3.内分泌失调:女性在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充血,少数女性会出现“倒经”现象即鼻出血;孕期女性由于血容量增加、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鼻黏膜充血也易发生鼻出血。青春期女性内分泌不稳定,可能偶尔出现鼻出血。

4.其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会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影响凝血过程,增加鼻出血的可能性;肝肾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鼻出血。此外,高温、干燥的环境会使鼻黏膜水分蒸发过快,变得干燥、脆弱,易出血。经常处于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由于空气干燥,易出现鼻出血;在沙漠等干旱地区生活的人鼻出血几率也较高。

对于容易鼻出血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平时要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挖鼻、用力擤鼻等不良习惯。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药,控制好血压。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要注意休息、观察身体变化。如果鼻出血频繁发生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了解疾病
鼻出血
鼻出血主要是指鼻腔和周围的组织血管破裂,血液可从鼻孔流出或流入口咽部。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鼻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鼻部出血不仅和鼻炎有关。比如平常的上火,血压高等疾病都会造成流鼻血。如果长时间在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里,空气比较干,加上一直抓扣鼻腔,造成鼻腔粘膜干燥变脆造成鼻部毛细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的情况。如果经常表现出鼻出血,建议立即去医院就诊。
用了鼻炎喷嚏鼻出血是怎么回事?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各种类型的鼻炎喷剂中都含有麻黄碱以及冰片等药物,如果刺激鼻腔黏膜,造成黏膜损伤,会造成出血,但大多是因为炎症或鼻腔干燥造成的出血,建议及早的消炎治疗,平时要注意多喝水为好。
鼻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
吴园丁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鼻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药物止血,对于粘膜出血或者是出血不多的可以用药物止血。(2)出血较多的且药物止血不能起作用的,采用鼻腔填塞止血,材料最多见有凡士林或者纱条等。
过敏性鼻炎鼻出血严重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鼻出血一般不严重。在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后,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积极治疗,平时需要防止频繁揉鼻子,避免造成鼻腔黏膜的受损。病人平时需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
鼻出血时可以用什么敷?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可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部,颈部和面颊。最好的方法是躺下来休息一下,至少两天不做剧烈运动。鼻内血管破裂,需要7-10天才能完全恢复。血凝停止后,血凝逐渐形成血块,如果你在两周内挖鼻孔,假如不小心把血凝块剥掉,就会有外因和内因之分,造成鼻孔再次出血。
上火引起的鼻出血特点?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鼻部不仅会表现出出血的症状,还可能会感觉鼻腔部位比较干燥,或是产生鼻粘膜水肿的情况。部分病人还可能会伴有表现出口干舌燥、身体出汗量增多、没有进食欲望、情绪暴躁等异常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建议增大自身的饮水量,并且可以多喝一些菊花茶、荷叶茶、竹叶茶之类的饮品,或是进食柚子、梨子、绿豆汤等食物,这样可以达
鼻出血处理的办法有哪些?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如果病人鼻出血较多,可以用手捏住鼻翼两侧,让病人低头,把嘴里的血吐出来。如果病人鼻中隔前部出血或粘膜糜烂渗血,可以用双手捏住鼻子等十分钟左右止血。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后,出血量没有减少,而是有增加的趋势,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处理鼻出血。
鼻出血时的处理方法?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当发现鼻出血时,首先应当防止心情太过紧张,使得血压升高而加大出血量。此外,假如在家里可用棒棒冰或者是冷毛巾进行局部的冰敷,同时用手将双侧鼻腔捏紧,以此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果出血量比较多,也可以适当口服止血药物,比如痛血康等。对于经过上述方法止血无效的,应当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治。
冬天为什么容易鼻出血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冬天的时候容易流鼻血主要是受到了寒风刺激,鼻黏膜太过干燥所造成的一种情况。流鼻血以后应当及时的用凉水进行清洗,具有止血的作用,在生活中应当防止鼻粘膜太过干燥,一定要减少流鼻血的次数,长期的流鼻血就会造成贫血的情况发生。
咳嗽鼻出血是什么原因?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首先因为咳嗽的时候,血管的压力会增大,可能会造成鼻腔里面粘膜的损伤,造成鼻腔的出血。第二个可能考虑是因为一些鼻腔的疾病所造成的咳嗽伴出血,比如一些鼻咽部的肿瘤等。第三个考虑可能是凝血功能的下降所造成的,比如一些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病等。
鼻出血原因有哪些
王利一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鼻出血原因有很多,包括局部因素,也包括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很多,比如说鼻炎、鼻中隔弯曲、鼻息肉、鼻腔恶性肿瘤、鼻窦炎等等,都会导致鼻出血。鼻腔粘膜干燥,打个喷嚏粘膜破了会出血。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前面黎氏静脉丛或者后面吴氏静脉丛有可能会自动破裂出血、出血不止,也会导致出血。如果是鼻中隔弯曲,干燥空气反复刺激,容易导致弯曲地方粘膜破裂出血
鼻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王利一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鼻出血症状,最主要是鼻子流血、鼻子干、鼻子堵以及嗓子里出血,甚至会恶心呕血等等。鼻出血最主要症状当然就是鼻子流鲜血,一个鼻孔或者两个鼻孔流出来鲜血,但有的人量比较小,就是鼻涕里面带点血。鼻子一旦出血了以后,一般量不会很大,即便是小血管出血,出个几十毫升,可能自己就止住了。当然过段时间,可能打个喷嚏或者洗脸时候,不注意手碰到鼻子,血管或者粘
鼻出血挂什么科
王利一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鼻出血首先要挂耳鼻喉科,如果是其他的疾病引起来,可能还要挂口腔科、颌面外科、脑外科,甚至血液科、肿瘤科等等。鼻出血首先要看耳鼻喉科,要找原因,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来。如果一看,就是一个鼻腔粘膜出血或者小血管破裂出血,简单处理一下就可以。如果病人是反复出血就要小心,要问问病人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有可能是因为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导致小血管硬
鼻出血是什么原因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口鼻出血,主要是鼻子出血,鼻子出血以后经过后鼻孔流到了咽部,形成了口腔的出血,鼻子出血的原因很多,比如鼻子本身疾病造成的鼻子外伤、鼻中隔偏曲、鼻中隔肿瘤或者鼻腔鼻窦的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这些情况都会引起鼻子出血。另外,全身性的疾病也会引起鼻子出血,比如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好、糖尿病、血液系统的疾病等,所以,有口鼻输血的现象需要详细的检查,
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鼻子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都会引起鼻腔粘膜的小血管破裂出血。鼻子本身的因素,比如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部的外伤、鼻中隔偏曲、鼻内的异物、鼻咽血管纤维瘤、鼻腔的各种肿瘤都会引起出血。全身其他疾病,比如发热性疾病、高血压、血友病、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都可能会引起出血。反复鼻子出血一定要做好检查
为什么咯血呕血也可能是鼻出血造成的
安勇鹏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三甲
鼻出血有的时候血液会倒流到咽喉部被吐出来,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会被误诊为咯血或者呕血。尤其是咯血往往会是鲜红色,而鼻出血往往也会是鲜红色,这种情形下是很容易被误诊为咯血。呕血多数情况下会是咖啡色,而鼻出血多数情况下是鲜红色,这两种情况有时通过血液的颜色可以得到初步鉴别。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