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症状
骨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症状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各有不同。急性骨髓炎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有高热、寒战等,儿童症状可能更重,年老体弱或免疫力低下者症状可不典型且进展快;局部症状早期是患部剧痛、皮温升高、压痛明显,后期可出现水肿、波动感甚至病理性骨折。慢性骨髓炎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静止期不明显,急性发作时类似急性骨髓炎;局部症状为病变部位反复破溃、流脓、有死骨排出形成窦道,皮肤色素沉着、肢体增粗变形等,儿童还可能肢体短缩畸形。特殊人群方面,儿童骨髓炎影响大,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中注意营养和休息;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延误,家人要关注其状况,治疗时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并做好护理;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病风险高、病情重,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个人卫生,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
一、急性骨髓炎症状
1.全身症状:起病急骤,患者通常会突然高热,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伴有明显的寒战。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症状可能更为严重,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呕吐、惊厥等表现。年老体弱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
2.局部症状:早期患部会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呈持续性,活动或压迫时疼痛加剧。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明显的压痛。随着病情发展,数天后局部可出现水肿,压痛更为明显,提示骨膜下有脓肿形成。若脓肿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疼痛可稍有减轻,但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会更加明显,可出现波动感,严重时可导致病理性骨折。
二、慢性骨髓炎症状
1.全身症状:一般相对较轻,患者可能有低热、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性症状。若病情处于静止期,全身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当病情急性发作时,可出现类似于急性骨髓炎的全身症状。
2.局部症状:病变部位可出现反复破溃、流脓,有死骨排出,形成窦道。窦道时愈时发,长期不愈。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有瘢痕形成,肢体可能增粗、变形。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骨骼可出现增生、硬化,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导致活动受限。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还可能出现肢体短缩、畸形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髓炎对其影响较大。一旦出现高热、局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避免孩子患肢过度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休息,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提前停药。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骨髓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家人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局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带其就医。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骨髓炎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要注意老年人的护理,防止发生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发生骨髓炎的风险较高,且病情可能更为严重。这类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免疫力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破损,预防感染。一旦出现骨髓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