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用药

来源:民福康

小儿过敏性鼻炎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滴鼻液);特殊人群用药需考虑年龄(不同年龄段用药有差异)、性别(青春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用药需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减少接触过敏原、适当运动和均衡饮食)、病史(有其他基础疾病用药需考虑相互作用)等因素;用药时要严格遵医嘱,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关注相互作用和安全问题,还要定期复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一、常用药物种类

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起效较快;鼻用抗组胺药如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能直接作用于鼻腔,局部起效迅速且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2.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其全身生物利用度低,安全性较好。

3.减充血剂:能快速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症状。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常用的有麻黄碱滴鼻液、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等。

4.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对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患儿尤为适用。

5.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滴鼻液,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过敏介质释放,预防过敏症状发作,但起效较慢,一般用于轻症患儿或预防用药。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小儿用药有所不同。婴儿期(01岁)用药需格外谨慎,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来清洁鼻腔。如需用药,应在医生严格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幼儿期(13岁)可使用一些相对安全的药物,但用药剂量需严格控制。儿童期(312岁)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2.性别因素:一般情况下,小儿过敏性鼻炎用药与性别无关,但在青春期,女性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影响病情,用药时需综合考虑。

3.生活方式影响:生活中接触过敏原是导致小儿过敏性鼻炎发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小儿生活环境中存在较多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除用药外,应尽量减少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同时,适当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小儿免疫力,减少疾病发作。

4.病史影响:如果小儿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哮喘、湿疹等,用药时需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患儿,使用白三烯调节剂可能更为合适;有青光眼、高血压等疾病的患儿,使用减充血剂时需谨慎,以免加重病情。

三、用药注意事项

1.严格遵医嘱用药: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小儿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病情反复。

2.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不同药物可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如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鼻腔干燥、鼻出血等。家长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联合用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医生可能会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4.定期复诊:小儿在用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小儿过敏性鼻炎
小儿过敏性鼻炎主要是指患者接触尘螨、花粉等变应原后,鼻黏膜出现的炎症性疾病,炎症性病变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无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眼睛过敏是什么原因?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睛表现出过敏,可能是空气中的异物进入眼睛造成的,比如尘土、飞蛾等;也可能是长时间的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疲劳损伤;或者是化学物质的刺激,可以先去医院进行诊断,之后及时治疗。
过敏性咳嗽怎么治疗啊?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过敏性咳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病人的过敏源是什么,即咳嗽的激发因子是什么。如果明确了过敏源,远离过敏源,就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咳嗽的发生。其次,如果咳嗽严重,有痰的话,可以用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或者激素类,因此缓解症状。
孕妇患鼻炎对胎儿有影响吗?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孕妇患鼻炎如果症状比较轻,一般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如果孕妇出现明显的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则药物中的成分可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并且严重的鼻塞会影响通气功能,长此以往容易引起体内缺氧,胎儿可能会出现缺氧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流产。孕妇应该尽早去医院在医生的
为什么一到春天皮肤就过敏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春天过敏主要是考虑可能身体内缺少维生素和钙质造成皮肤新陈代谢紊乱,皮肤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再加上一些花粉、柳絮的接触也容易造成人体皮肤过敏。建议病人平时需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尽量防止接触过敏源,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孕妇皮肤过敏怎么办啊?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皮肤过敏,瘙痒症状较重者,可以采用炉甘石洗剂擦涂,缓解瘙痒不适的症状。同时饮食上以清淡的饮食为主,防止食用鸡蛋、鱼、虾等食物,避免加重过敏反应。选择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穿着,室内定期进行通风,防止用手抓挠瘙痒部位。
十个月宝宝吃虾过敏怎么办?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个月宝宝吃虾表现出过敏症状,家长一定要停止给孩子吃虾,如果过敏情况比较严重,表现出了休克,呼吸困难,还应当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给孩子吃一些不易过敏的食物,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需要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测一下过敏源,在生活中远离过敏原。在孩子过敏期间,注意最好不要让孩子用手去
过敏鼻炎和鼻窦炎有什么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是多见的鼻腔疾病,但是两者有区别,过敏性鼻炎是因为病人对某种物质过敏造成的,要进行抗过敏治疗;而鼻窦炎的发病部位是鼻窦内,鼻窦内存在炎症感染,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慢性鼻炎怎么才能彻底治好?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慢性鼻炎很难根治,一般都是用药物治疗,如鼻喷剂盐酸羟甲唑啉、雷诺考特、辅舒良等;口服中成药如鼻渊舒、鼻渊通窍颗粒等;平时用生理海水冲洗鼻腔。如果表现出了其他的异常情况,那就需要及时的咨询医生或者去医院就诊,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过敏鼻炎眼睛会痒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不会造成眼睛痒,不过会造成有流鼻或者是鼻子不通气。在确诊有过敏性鼻炎病症时,可以经过服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但是具体的用药,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而且在治疗的同时,是不可以食用海鲜和刺激性之类的食物,也不要接触到过敏原。
孕初期鼻炎打喷嚏怎么办?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热水毛巾在鼻腔周围进行热敷,扩张血管,因此改善鼻腔不通气。出门要戴口罩,避免灰尘、粉尘等进入鼻腔加重症状。平时要适当增加免疫力,注意多休息,不要劳累过度,而且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的表现出也是鼻炎的一个诱发原因。
哮喘过敏原怎么查
侯伟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哮喘过敏原检查方法包括两种:1、皮肤点刺法即把已知的过敏原通过皮下注射,如果对过敏原过敏,会出现红肿反应。根据红肿大小判断过敏级别。2、抽血检查特异性抗体浓度、尘螨浓度、花粉浓度、霉菌浓度、牛奶浓度,通过浓度高低判断过敏级别,三级以上即中度以上过敏原检测,对哮喘治疗诊断有意义;如果是低级别,对哮喘意义不大。哮喘治疗属于四位一体,一、长期吸
干燥性的鼻炎怎么治疗
谢洪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干燥性鼻炎,是由于长期慢性、刺激性因素,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腔黏膜分泌物减少,出现鼻腔干燥、鼻腔灼热感等不舒服的感觉。干燥性鼻炎治疗,首先要避免刺激性因素,比如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或者雾霾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口罩,同时使用鼻腔冲洗,湿润鼻腔黏膜,减少花粉、尘土、粉尘在鼻腔里沉积。还可以使用湿润油剂,比如复方薄荷油、石蜡油,这些药物局部起到
牛奶过敏可以换羊奶吗
许朝晖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牛奶蛋白过敏孩子不可以换成羊奶,主要是因为羊奶与牛奶里蛋白质成分有95%相同,意味着换羊奶大约有95%孩子也会过敏。牛奶蛋白过敏应该换成深度水解或者是氨基酸奶粉,还有其它动物奶,比如骆驼奶,主要是因为骆驼奶和牛奶同源性不高,进而不容易发生过敏,但最建议换成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
喝酒过敏痒怎么解决
汪治国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甲
喝酒过敏痒,根据症状轻重,采用外用药物或者系统用药治疗。如果皮疹范围比较局限,瘙痒症状不是很重,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激素乳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过敏、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但如果皮疹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口服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或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怎样治疗脸部皮肤过敏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脸部皮肤过敏,治疗方式如下:第一、不要选择刺激性大的护肤品,尤其不能使用含有果酸、水杨酸的产品,暂时不用美白产品。第二、选择专业的医学护肤品来缓解症状,症状明显时局部配合冷敷,缓解红肿瘙痒。第三、暂时只用温开水洗脸,不使用洁面乳,减少刺激。第四、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等药物来缓解瘙痒症状。
过敏可以用芦荟胶吗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出现过敏症状时,最好不要随意的使用芦荟胶,因为芦荟胶本身不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而且敏感肌肤可能会对芦荟胶的成分过敏,会加重过敏症状。出现过敏反应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湿敷,适当的使用抗过敏药物,并且还要及时检查引起过敏的原因,之后再进行治疗,平时避免随意使用化妆品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