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怀上葡萄胎
葡萄胎是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水泡串如葡萄的异常妊娠,其成因包括营养因素(饮食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会增加患病几率)、年龄因素(大于35岁和40岁及小于20岁女性发生率明显升高)、既往葡萄胎史(有一次史再发风险为1%,两次史再发风险达15%20%)、染色体异常(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各有染色体核型特征)、地域与种族因素(东南亚发病率比欧美高,美国黑人妇女发病率仅为其他妇女一半);特殊人群需注意,年龄较大备孕女性要全面检查、加强产检、补充营养,有葡萄胎史女性再次备孕要咨询医生、做遗传学检查,年轻女性尤其是小于20岁的要避免过早怀孕、保证营养均衡。
一、葡萄胎的定义
葡萄胎是一种异常妊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因而得名。
二、怀上葡萄胎的原因
1.营养因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几率显著升高。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生殖、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缺乏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动物脂肪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年龄较大且长期饮食不均衡、素食主义者,尤其是在备孕期间未注意营养补充的人群,更易因营养缺乏增加患葡萄胎的风险。
2.年龄因素:年龄是葡萄胎发生的重要高危因素。大于35岁和40岁的妇女妊娠时葡萄胎发生率分别是年轻妇女的2倍和7.5倍,而小于20岁妇女的葡萄胎发生率也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年龄较大时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易发生异常,以及年轻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有关。
3.既往葡萄胎史:有过一次葡萄胎妊娠史,再次发生葡萄胎的风险为1%;有过两次葡萄胎妊娠史,再次发生葡萄胎的风险高达15%20%。这表明曾经患过葡萄胎的患者,其生殖系统可能存在某些潜在的异常,导致再次妊娠时葡萄胎的发生几率增加。
4.染色体异常: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其中90%为46,XX,系由一个细胞核基因物质缺失或失活的空卵与一个单倍体精子受精,经自身复制为二倍体;另有10%核型为46,XY,系由一个空卵分别和两个单倍体精子同时受精而成。部分性葡萄胎的染色体核型常为三倍体,多来自一个正常卵子与两个精子受精,或由一个正常单倍体卵子(或精子)与减数分裂缺陷的二倍体配子结合而成。染色体异常会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使其无法形成正常的胎儿结构,进而发展为葡萄胎。
5.地域与种族因素:葡萄胎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比欧美国家高。不同种族之间也有一定差异,如美国黑人妇女葡萄胎的发病率仅为其他妇女的一半。地域差异可能与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而种族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龄较大备孕女性: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卵巢功能评估等。孕期要加强产检,密切监测各项指标,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动物脂肪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奶类等。
2.有葡萄胎史女性:再次备孕前需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遗传学检查和身体评估。怀孕后要更早开始产检,增加产检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年轻女性:尤其是小于20岁的女性,应尽量避免过早怀孕。在备孕和孕期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因过度节食或偏食导致营养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