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有特定临床表现,可通过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必要时靠实验室检查确诊,治疗包括局部的疣体夹除术、激光冷冻等及对免疫力低下者的全身治疗,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
一、传染性软疣的定义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它属于痘病毒科中的一种DNA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比如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也可通过共用毛巾、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在公共泳池、浴室等场所也有感染风险。
二、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
1.皮损特点
典型皮损为直径25毫米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儿童多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好发于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青年人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此时好发于生殖器、臀部等部位。对于儿童患者,因其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可能会自身接种,导致皮损数量增多;而对于有不洁性接触史的青年人,需警惕性传播相关疾病的可能。
2.自觉症状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瘙痒感。儿童患者可能因不懂搔抓而未察觉瘙痒,但如果搔抓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炎症反应,增加感染风险;成年人若自觉瘙痒明显,应避免过度搔抓,防止皮损扩散及继发细菌感染。
三、传染性软疣的诊断方法
1.根据临床表现诊断
医生通过观察皮损的典型特征,如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可挤出软疣小体等,基本可以初步诊断为传染性软疣。对于儿童患者,结合其接触史等情况,更容易考虑到传染性软疣的可能;对于青年人有性接触史且生殖器部位出现类似皮损时,也需高度怀疑。
2.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皮肤活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征性的软疣小体即可确诊。对于儿童患者进行皮肤活检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减少患儿的痛苦;对于有创检查,需向家属充分告知风险及必要性。
四、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1.局部治疗
医生可采用疣体夹除术,用镊子将软疣小体完全夹除,然后局部涂抹碘伏等进行消毒。对于儿童患者,进行疣体夹除术时要安抚患儿情绪,确保操作顺利,夹除后要注意局部护理,避免感染。
也可采用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方法。激光治疗是利用高温将疣体破坏;冷冻治疗是通过低温使疣体坏死脱落。这些治疗方法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能量的控制,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过度损伤。
2.全身治疗
一般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等,但临床上主要还是以局部治疗为主。对于儿童患者,应优先选择对身体损伤小的治疗方法,尽量避免全身用药,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全身用药可能会带来潜在风险。
五、传染性软疣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儿童患者的衣物要单独清洗,避免与他人衣物混洗,防止交叉感染;成年人也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有性接触史的人群,要保持生殖器部位的清洁。
2.避免接触传染源
不与传染性软疣患者共用毛巾、衣物等物品;在公共泳池、浴室等场所要注意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公共物品表面。儿童在公共泳池等场所玩耍时,家长要加强看护,减少感染机会。
3.增强免疫力
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成年人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熬夜等,提高自身抵抗力,降低感染传染性软疣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