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有哪几种
四种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足蹬法是患者仰卧,术者足跟置于腋下、双手握腕牵引并推挤肱骨头复位,操作简单、损伤小,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等操作时需谨慎;科氏法是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握腕和肘按特定关节运动复位,适用于关节松弛患者,对儿童、肩部肌肉拉伤患者等有不同注意事项;牵引推拿法是患者仰卧,两助手牵引、术者推拿使肱骨头复位,适用于各种类型脱位,肥胖、有心脏病史患者需特别关注;Stimson法是患者俯卧,患肢悬垂系重物牵引复位,较为温和、痛苦小,适合年龄大、身体差患者,孕妇、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注意相关问题,且复位后患者在生活方式上均有不同的注意要点。
一、足蹬法
足蹬法是最常用的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之一。患者仰卧位,术者站在患侧床边,将足跟置于患者腋下,双手握住患者腕部,沿上肢纵轴方向缓慢持续牵引,同时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以达到复位目的。这种方法利用了足跟的支点作用和牵引的力量,操作相对简单,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研究表明,足蹬法的成功率较高,可使大多数肩关节脱位患者得到有效复位。对于老年人,由于其骨骼较为脆弱,在操作时应适当减小牵引力度,避免造成骨折等并发症;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更需谨慎操作。女性患者在复位过程中可能因疼痛而更加紧张,术者应做好沟通和安抚工作。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平时缺乏锻炼、肌肉力量较弱,复位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可在复位后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二、科氏法
科氏法复位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握住肘部,屈肘90°,沿上臂纵轴方向牵引,然后轻柔地外旋上臂,再内收、内旋上臂,使肱骨头复位。此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关节运动来实现复位。该方法在临床也较为常用,对于一些关节较为松弛的患者可能更为适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关节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使用科氏法时动作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对于有肩部肌肉拉伤病史的患者,复位后可能疼痛会更明显,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对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肩部肌肉发达的患者,复位时可能需要更大的力量,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新的损伤。
三、牵引推拿法
牵引推拿法是让患者仰卧位,由两位助手分别沿上肢纵轴方向和对抗方向进行牵引,在牵引的同时,术者用双手在肩部进行推拿,将肱骨头推回关节盂内。这种方法结合了牵引和推拿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肩关节脱位。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助手之间密切配合,控制好牵引的力度和方向。对于肥胖患者,由于肩部脂肪较多,可能会影响复位操作的准确性,术者需要更加仔细地触摸关节位置。对于有心脏病等病史的患者,在复位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避免因疼痛和紧张诱发心脏病发作。在生活方式上,患者若经常吸烟、酗酒,可能会影响复位后的恢复,应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促进恢复。
四、Stimson法
Stimson法是让患者俯卧位,患肢悬垂于床沿,在手腕部系一重物进行持续牵引,一般重物重量为510kg,依靠肢体自身的重量和重力作用使肱骨头复位。这种方法相对较为温和,患者痛苦较小。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其他复位方法的患者,Stimson法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对于孕妇患者,在使用该方法时要注意避免重物对腹部造成压迫。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其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复位后要特别注意观察肩部皮肤情况,防止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在生活方式上,患者复位后应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促进关节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