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手腕肌腱炎能好快点
哺乳期女性手腕患肌腱炎,治疗需多方面注意。一般治疗上,要让手腕充分休息,减少过度活动,炎症初期4872小时内冰敷,之后热敷,还可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超声波、按摩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需谨慎,在医生权衡利弊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康复锻炼方面,可做手腕伸展、屈曲运动以及握拳与松开动作。此外,特殊提示哺乳期女性用药要告知医生哺乳情况,避免自行用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与家人协作;可佩戴护腕但不宜久戴;日常活动注意保持正确姿势。
一、一般治疗
1.休息:哺乳期女性手腕患肌腱炎后,务必让手腕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这是因为持续活动会加重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摩擦,使炎症进一步加剧。例如,减少抱孩子、频繁用手腕用力做重复性动作(如打字、拧毛巾等)的次数。若仍需抱孩子,可使用辅助工具,如婴儿背带,以减轻手腕负担。
2.冰敷:在炎症初期(通常发病后4872小时内),可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症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比如,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放在手腕疼痛处。但要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3.热敷:炎症初期过后,可改为热敷。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敷袋敷于手腕,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物质的吸收和消散,缓解疼痛与不适。
4.物理治疗:可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它通过高频率的声波作用于手腕组织,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增强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还有按摩,治疗师通过专业手法,如揉、按、推等,放松手腕周围紧张的肌肉和肌腱,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药物治疗
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因为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健康。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权衡药物对母亲和婴儿的利弊,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母婴的反应。
三、康复锻炼
1.手腕伸展运动:缓慢伸直手臂,将手掌向上,用另一只手轻轻拉手指,使手腕伸展,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此动作可拉伸手腕背侧的肌腱和肌肉,增加其柔韧性,缓解因炎症导致的僵硬。
2.手腕屈曲运动:同样伸直手臂,手掌向下,用另一只手轻轻拉手指,使手腕屈曲,保持1530秒,两侧交替进行。这有助于拉伸手腕掌侧的组织,改善手腕的活动度。
3.握拳与松开:缓慢握拳,尽量将手指握紧,然后再缓慢松开,重复1015次。这能增强手部肌肉力量,促进手腕的血液循环,对恢复有积极作用。
四、特殊人群(哺乳期女性)温馨提示
1.用药谨慎:由于处于哺乳期,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可能对婴儿产生潜在影响。在使用药物治疗手腕肌腱炎前,务必告知医生自己正在哺乳,医生会综合评估药物对婴儿的安全性。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防影响婴儿健康。
2.注意休息方式:在照顾婴儿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可与家人沟通协作,让家人帮忙承担部分照顾婴儿的任务,使手腕能得到充分休息。例如,夜间喂奶可由家人协助抱孩子,减轻手腕负担。
3.佩戴护具:可佩戴手腕护具,如护腕,它能为手腕提供支撑,减轻肌腱所承受的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恢复。但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手腕的血液循环。
4.调整姿势:无论是抱孩子还是进行其他日常活动,都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抱孩子时,尽量将孩子靠近身体重心,利用手臂和身体的力量支撑,而不是仅靠手腕用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少对手腕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