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骨折的原因
肩部骨折的成因主要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和骨骼疾病因素四类。直接暴力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肩部,年轻人易因严重意外致粉碎性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较小暴力也可能引发骨折且愈合慢;间接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于肩部,儿童易引发青枝骨折,成年人运动中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人行走不稳时更易因间接暴力骨折;积累性劳损是长期反复轻微损伤积累所致,职业运动员易出现应力性骨折,重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风险更高;骨骼疾病因素如骨质疏松、骨肿瘤、骨髓炎等破坏骨骼结构和强度,绝经后女性、骨肿瘤患者、慢性骨髓炎患者肩部骨折风险增加。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了预防建议,受伤或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直接暴力
1.定义与机制:直接暴力指外力直接作用于肩部,使肩部骨骼承受巨大冲击力而发生骨折。如车祸中,车辆碰撞产生的强大力量直接撞击肩部;高处坠落时肩部先着地,地面的反作用力瞬间作用于肩部;重物直接砸压在肩部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肩部骨骼无法承受外力而骨折。
2.不同人群特点:年轻人在遭遇严重车祸、剧烈运动意外时,由于肩部骨骼相对坚硬,但外力过大,易发生粉碎性骨折。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即使受到相对较小的直接暴力,如不慎摔倒肩部着地,也可能引发骨折,且骨折愈合相对较慢。
二、间接暴力
1.定义与机制:间接暴力是外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于肩部,致使肩部骨折。例如摔倒时用手撑地,力量沿手臂向上传导至肩部,可能导致肩部骨折;手臂突然过度外展、内收或扭转,如在运动中突然的不恰当动作,通过杠杆或旋转力作用于肩部骨骼,也会造成骨折。
2.不同人群特点: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好,但在玩耍过程中容易摔倒用手撑地,可能引发青枝骨折,即骨骼像嫩树枝一样出现部分断裂。成年人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如篮球、足球时,因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肩部过度外展、内收或扭转,可能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等。老年人由于关节灵活性下降,在行走不稳摔倒时,更易因间接暴力导致肩部骨折。
三、积累性劳损
1.定义与机制:长期、反复、轻微的肩部损伤积累,会使肩部骨骼局部受力不均,骨小梁逐渐受损,最终引发骨折。如长期从事肩部负重工作的劳动者,像搬运工,肩部持续承受较大压力;运动员进行高强度、重复性的肩部训练,如棒球投手的肩部反复投球动作,都会对肩部骨骼造成慢性损伤。
2.不同人群特点:对于职业运动员,长期过度训练可能导致应力性骨折,尤其是年轻运动员骨骼还在发育阶段,过度训练更易引发此类骨折。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由于肩部长期劳损加上骨质逐渐疏松,发生积累性劳损骨折的风险更高。
四、骨骼疾病因素
1.定义与机制:某些骨骼疾病会破坏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强度,使肩部骨骼变得脆弱,轻微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如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骼的抗压能力下降;骨肿瘤会侵蚀骨骼,造成骨骼局部破坏;骨髓炎等炎症性疾病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和修复,降低骨骼质量。
2.不同人群特点: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患骨质疏松症,肩部骨折风险增加。患有骨肿瘤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肩部骨骼都可能因肿瘤侵蚀而变得脆弱,轻微碰撞就可能引发骨折。患有慢性骨髓炎的患者,炎症长期刺激肩部骨骼,导致骨骼强度降低,也容易发生骨折。
温馨提示:年轻人应注意在运动中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进行危险动作;老年人要预防摔倒,可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增强骨质;绝经后女性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患有骨骼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肩部骨折的发生风险。一旦肩部受伤或出现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