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儿骨折术后护理需多方面注意,包括伤口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抓挠),固定与制动(正确使用固定器具、限制活动),疼痛管理(观察疼痛、合理用止痛药),饮食营养(均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康复训练(早期与后期循序渐进),定期复查(按时复诊、记录恢复情况),心理关怀(关注心理状态、营造良好环境),以及针对年龄小、体质弱、有过敏史等特殊儿童的不同注意事项。
一、伤口护理
1.保持清洁干燥:小儿骨折术后伤口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若发现伤口有异常分泌物或异味,应及时告知医生。
2.防止抓挠:小儿可能因伤口不适而抓挠,家长要注意看护,可给小儿戴上手套,避免抓破伤口,影响愈合。
二、固定与制动
1.正确使用固定器具: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石膏、夹板或支具等固定器具。确保固定器具的松紧度适宜,过松可能导致骨折移位,过紧则会影响血液循环。观察小儿肢体末端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情况,若出现皮肤发紫、发凉、麻木或疼痛加剧等症状,可能是固定过紧,需及时就医调整。
2.限制活动:在骨折愈合期间,要限制小儿的活动,避免骨折部位受力或受到碰撞。根据骨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医生会告知小儿何时可以开始适度活动。过早活动可能导致骨折愈合不良或再次骨折。
三、疼痛管理
1.观察疼痛情况:密切观察小儿的疼痛表现,如哭闹、烦躁不安等。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若疼痛较轻,可通过安抚、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
2.合理使用止痛药物:若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对于低龄儿童,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冷敷等。严格遵循年龄禁忌,避免给低龄儿童使用不适合的止痛药物。
四、饮食营养
1.均衡饮食:保证小儿摄入均衡的营养,以促进骨折愈合。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2.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小儿的消化功能和身体恢复。
五、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期间,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例如,进行脚趾或手指的屈伸活动。
2.后期康复: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范围。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六、定期复查
1.按时复诊: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定期带小儿到医院复查,通过X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2.记录恢复情况:家长可记录小儿骨折术后的恢复情况,如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等,以便在复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信息。
七、心理关怀
1.关注小儿心理状态:骨折术后小儿可能会因身体不适和活动受限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长要多关心小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小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营造良好环境:为小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小儿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身体恢复。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较小的儿童:低龄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其身体反应。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小儿带来额外的痛苦。
2.体质较弱的儿童:体质较弱的儿童骨折愈合可能相对较慢,家长要更加注重其饮食营养和休息,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营养剂。同时,要注意预防感冒等疾病,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3.有过敏史的儿童:若小儿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在使用药物和选择食物时要特别注意,告知医生过敏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或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