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由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其病因复杂,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部分患儿可能与遗传代谢性疾病有关。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急救处理、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护理等。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护理、按时预防接种等。在处理小儿惊厥时,需要注意区分不同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什么是小儿惊厥?
定义:小儿惊厥是指由于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导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惊厥;根据症状,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
表现:常见的表现包括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性或局部性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眼球凝视、斜视、发绀、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发作持续时间可短至数秒,也可长达数分钟。
危害:小儿惊厥可能会导致大脑缺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惊厥还可能会影响小儿的智力、运动和语言发育。
2.病因
感染:如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颅外感染(肺炎、中耳炎等)。
非感染:如颅内疾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等)、颅外疾病(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维生素B?缺乏症等)。
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低血糖症、低钙血症等。
其他:如热性惊厥、药物诱发的惊厥等。
3.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患儿的发病时间、症状、发作频率、既往病史等。
体格检查: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神经系统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抽搐进行鉴别,如癫痫、破伤风、中毒等。
4.治疗
急救处理: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窒息;立即给予止痉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
对因治疗: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癫痫、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对症治疗:如降温、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护理: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刺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给予患儿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5.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性疾病、颅内疾病等。
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合理喂养,保证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按时预防接种:如卡介苗、乙肝疫苗等。
惊厥发作时的护理: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窒息;立即给予止痉药物;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6.注意事项
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常发生在体温急剧上升期,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不留后遗症。热性惊厥患儿在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以防吸入窒息,同时给予吸氧。如果发作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伴有意识障碍、抽搐、感觉、运动、精神等方面的异常。癫痫患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癫痫发作的诱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睡眠不足等。
低血糖:是由于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手抖、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低血糖患儿应立即给予糖水或含糖食物口服,症状严重者应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
维生素B?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B?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乏力、手足麻木、疼痛等。维生素B?缺乏症患儿应补充维生素B?,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其他:如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