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症状及治疗
鼻甲肥大是鼻甲受炎症刺激致黏膜水肿、鼻腔阻塞,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头昏、张口呼吸等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短期减充血剂)、手术治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其他治疗(鼻腔冲洗、避免诱因治原发病)。
一、鼻甲肥大的症状
鼻甲肥大是指鼻甲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引起鼻甲黏膜水肿,导致鼻腔阻塞。其常见症状有:
鼻塞:多为持续性鼻塞,且程度较重。这是因为鼻甲黏膜肿胀,堵塞了鼻腔通道。儿童由于鼻腔较窄,鼻塞可能会更明显,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睡眠,导致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等情况。成人也会因鼻塞出现通气不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在运动时因鼻塞导致呼吸受限等。
流涕:鼻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若合并感染,鼻涕可呈脓性。儿童的鼻腔分泌物可能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症状。成人的流涕可能会影响鼻腔的正常功能,长期流涕还可能导致鼻前庭炎等继发问题。
嗅觉减退:鼻甲肥大影响了气流通过鼻腔,使得气味分子无法充分到达嗅区黏膜,从而导致嗅觉减退。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周围气味不敏感,如闻不到食物的香味等;成人则可能影响对环境气味的感知,比如察觉不到燃气泄漏的气味等潜在危险。
头痛、头昏:当鼻甲肥大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或炎症,出现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称为筛前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征。这种头痛症状在成人中较为常见,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儿童若出现头痛,家长需密切关注,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张口呼吸:由于鼻塞严重,患者被迫用张口呼吸。儿童长期张口呼吸可能会影响面部发育,出现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所谓的“腺样体面容”。成人长期张口呼吸可能会导致咽喉干燥、疼痛等不适。
二、鼻甲肥大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是治疗鼻甲肥大的一线药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甲黏膜的炎症和水肿,缓解鼻塞等症状。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因为儿童鼻腔黏膜较为娇嫩,要避免药物过度刺激。成人使用时也需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规范使用。
减充血剂:可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能迅速减轻鼻充血,缓解鼻塞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药物性鼻炎,导致鼻塞反弹且加重,所以需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减充血剂,成人也需谨慎。
(二)手术治疗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下鼻甲肥大,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切除部分下鼻甲组织,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但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术后需注意鼻腔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儿童由于鼻腔处于发育阶段,一般不轻易采用手术治疗,成人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利用低温等离子能量,使鼻甲黏膜下组织消融,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通气。该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儿童可根据病情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成人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愿接受传统手术或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
(三)其他治疗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甲黏膜的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儿童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鼻腔冲洗,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溶液浓度;成人可自行操作,定期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维持鼻腔的健康状态。
避免诱因:对于由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炎等基础疾病引起的鼻甲肥大,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变应性鼻炎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慢性鼻炎患者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避免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等。儿童的生活环境需要家长特别关注和维护,成人则要注意自身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减少鼻甲肥大的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