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耳石症引起的眩晕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的眩晕原因,正常耳石附着于耳石膜,致病因素使其脱离后,头位变化时耳石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发强烈性眩晕,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变化。其症状特点为与特定头位变化有关,是强烈旋转性眩晕,持续不超2分钟,可伴恶心、呕吐、眼震等。病因分特发性和继发性,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者各有特点和注意事项。诊断靠临床表现和眼震检查等,治疗以复位治疗为主,辅以药物,严重者可手术。预防方面要避免头部外伤、积极治疗耳部疾病、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一、耳石症引起眩晕的定义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于耳石膜上,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时,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
二、耳石症引起眩晕的症状特点
1.发作特点:眩晕发作常与特定头位变化有关,如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或从睡眠中惊醒等,严重者头部轻微动作也可诱发。
2.眩晕性质:强烈的旋转性眩晕,患者自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或有摇晃、升降、漂浮感。
3.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很少超过2分钟。
4.伴随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眼震等,眼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不同半规管耳石症眼震方向不同。
三、耳石症引起眩晕的病因
1.特发性:约半数患者病因不明,可能与耳石退化、变性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可继发于头部外伤、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中耳炎等疾病,也可因内耳手术、长期卧床等诱发。
四、不同人群耳石症引起眩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耳石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内耳退变有关。他们的身体机能较差,眩晕发作时更易发生跌倒等意外,在发作期间,家人应加强陪伴,保证生活环境安全,移除可能导致绊倒的物品。
2.儿童:儿童耳石症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眩晕症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异常的头部动作、哭闹不安等表现。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配合度和耐受性。
3.孕妇: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身体重心改变等因素,可能增加耳石症的发生风险。在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和检查手段,优先选择复位治疗等相对安全的方法。
4.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发作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心率加快等,加重原有病情。在治疗耳石症的同时,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耳石症引起眩晕的诊断
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眼震检查。眼震检查是诊断耳石症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眼震的方向、类型等,判断耳石所在的半规管。此外,还可能需要进行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
六、耳石症引起眩晕的治疗
1.复位治疗:是治疗耳石症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机器复位。手法复位是通过特定的头位变换,使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机器复位则借助仪器更精准地完成复位过程。
2.辅助治疗:复位后可辅助使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帮助缓解症状、促进恢复。
3.手术治疗:对于诊断清楚、病情较为严重、经过规范的复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半规管阻塞术等手术治疗。
七、耳石症引起眩晕的预防
1.避免头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头部,进行剧烈运动或危险工作时可佩戴防护装备。
2.积极治疗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减少耳石症的诱发因素。
3.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