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头癣
头癣是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的传染性疾病,分为黄癣、白癣、黑癣、脓癣等类型,有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途径,可通过临床表现观察和真菌学检查诊断,可从个人和公共卫生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一、头癣的定义
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癣菌包括许兰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等多种类型,这些真菌具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会侵犯头皮和毛发组织引发病变。
二、头癣的分类及特点
1.黄癣:
病原菌主要是许兰毛癣菌。典型损害为碟形硫磺色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去除痂后可见潮红湿润糜烂面。愈后会留下萎缩性瘢痕,导致永久性脱发。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发病,儿童患病后病情往往发展较快且症状相对明显,成人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总体病程较长,易反复。
2.白癣:
主要由铁锈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初起为红色丘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鳞屑斑,病发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外围有白色菌鞘。一般青春期可自愈,因为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活跃,头皮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但儿童时期发病较为常见,男孩相对女孩可能更易感染,可能与儿童间玩耍密切接触等生活方式有关。
3.黑癣:
由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引起。表现为头皮出现多数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状。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由于儿童头皮皮肤较薄嫩,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卫生习惯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4.脓癣:
是机体对皮肤癣菌感染的强烈炎症反应。表现为头皮出现群集性毛囊性脓疱,逐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有波动感,可排出脓液。好发于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成熟,对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更易过度,从而引发脓癣这种较严重的炎症表现,同时患儿可能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或局部症状。
三、头癣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
与头癣患者直接接触,如共同使用梳子、帽子、枕巾等头部接触的物品,就可能被感染。儿童之间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密切接触机会多,所以儿童群体中头癣的传播相对更易发生。
2.间接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皮肤癣菌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比如接触头癣患者用过的理发工具等。在公共理发场所,如果理发工具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就存在传播头癣的风险,儿童由于可能更频繁地接触公共理发设施等,也处于相对较高的风险中。
四、头癣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观察:
医生会根据患者头皮和毛发的症状表现来初步判断,如黄癣的黄癣痂、白癣的灰白色鳞屑斑及菌鞘、黑癣的黑色小点等典型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和毛发特点,症状可能更具特点,医生可据此初步怀疑头癣。
2.真菌学检查:
直接镜检:取病发、鳞屑等标本,经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真菌菌丝或孢子。例如白癣病发外可见围绕的白色菌鞘,镜下可找到菌丝;黄癣痂内可找到鹿角状菌丝和孢子等。
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培养基上,观察真菌生长情况,以确定具体的致病真菌种类,这对于明确诊断和后续针对性治疗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头癣致病真菌不同,通过培养可以准确鉴别。
五、头癣的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方面:
保持头部清洁干燥,勤洗头,尤其是儿童,由于活动量大易出汗,更要注意头部清洁。选择合适的洗发水,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产品损伤头皮,破坏皮肤屏障。
不与头癣患者共用个人物品,如梳子、帽子、枕巾等,儿童的家长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意使用他人的头部接触物品。
2.公共卫生方面:
公共理发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严格消毒理发工具,如理发推子、梳子等。对于儿童经常出入的幼儿园、学校等场所,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减少真菌传播的机会。儿童在这些场所活动时,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