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55岁以上者也可发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疫苗接种、昆虫叮咬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血管炎症反应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皮肤紫癜、胃肠道症状、关节症状、肾脏症状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阴囊出血等症状。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等综合判断,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一般较好,但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甚至迁延不愈。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关节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以55岁以上者多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疫苗接种、昆虫叮咬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血管炎症反应等。
二、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症状:
1.皮肤紫癜:常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但可反复发作。
2.胃肠道症状:约2/3的患者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其中腹痛较为常见,多为阵发性绞痛,位于脐周或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
3.关节症状:约1/3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关节,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不留后遗症。
4.肾脏症状:约30%~50%的患者可出现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少数患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5.其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阴囊出血等症状。
三、诊断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等综合判断。以下是诊断要点:
1.典型的皮肤紫癜。
2.可伴有胃肠道、关节、肾脏等其他系统症状。
3.血小板计数正常。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紫癜。
四、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接触过敏原。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可缓解皮肤瘙痒。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调节免疫功能。
(4)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可预防血栓形成。
(5)其他:如维生素C、芦丁等,可改善血管通透性。
3.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腹痛者可给予解痉药,关节痛者可给予镇痛药,肾脏损害者可给予保护肾功能的药物等。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有一定的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
五、预后
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一般较好,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痊愈,但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甚至迁延不愈。肾脏受累的患者预后较差,少数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功能衰竭。
六、预防
过敏性紫癜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2.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异体蛋白等。
3.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4.避免滥用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5.定期体检:有过敏性紫癜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55岁以上者也可发病。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等综合判断,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一般较好,但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甚至迁延不愈。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饮食和预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