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死亡前症状
脑疝患者死亡前会出现多方面症状,生命体征上,体温可高热或不升,呼吸节律和频率改变直至停止,脉搏先慢而有力后快且细弱,血压先升高后下降;意识障碍不断加深,从嗜睡到昏迷;瞳孔初期患侧缩小、对光反射迟钝,进展期患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晚期双侧散大固定;肢体多有对侧偏瘫,严重时双侧弛缓性瘫痪;还会有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特殊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抽搐发生率可能高,用药需谨慎,判断肢体运动障碍较难;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多,症状判断和治疗受原有疾病影响大;有基础病史患者症状与基础病交织,增加诊治难度。
一、生命体征改变
1.体温:脑疝晚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甚至更高;也可能体温不升,低于正常体温,这是因为中枢调节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体温。
2.呼吸:呼吸节律和频率会发生明显变化。常见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后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还可能出现叹息样呼吸、抽泣样呼吸等不规则呼吸,最终呼吸停止。这是由于脑疝压迫呼吸中枢,使其功能逐渐丧失。
3.脉搏:脉搏先可表现为缓慢而有力,随着病情进展,脉搏会逐渐变快且细弱,到临终前可出现脉搏细数甚至无法触及,这是因为脑疝影响心血管中枢,导致心脏功能逐渐衰竭。
4.血压:早期血压可升高,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以保证脑部的血液灌注。但随着脑疝进一步加重,血压逐渐下降,最终血压测不出,提示循环功能衰竭。
二、意识障碍
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不断加深,从嗜睡、昏睡逐渐发展至昏迷。昏迷状态下患者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包括疼痛刺激、言语呼唤等。不同年龄段在意识障碍表现上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早期意识改变不易被察觉,需要家长更加关注其行为、反应等细微变化。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可能会与原有疾病相互影响,判断更加复杂。
三、瞳孔变化
1.初期:患侧瞳孔先缩小,对光反射迟钝,这是动眼神经受刺激的表现。但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被忽视。
2.进展期:患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是因为脑疝压迫动眼神经,使其功能受损,导致瞳孔扩大肌失去控制而散大。
3.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完全消失,提示脑干功能严重受损,病情已进入终末期。瞳孔变化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表现基本相似,但如果患者有眼部基础疾病,如青光眼等,可能会干扰对瞳孔变化的判断。
四、肢体运动障碍
脑疝患者可出现肢体瘫痪,多表现为对侧肢体偏瘫。严重时双侧肢体均出现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在脑疝死亡前,肢体可处于完全无自主运动状态。儿童的肢体运动发育尚未完善,判断肢体运动障碍可能相对困难,需要结合其年龄阶段的正常运动发育标准进行评估。老年人可能因本身存在骨关节疾病、肌肉萎缩等情况,肢体运动障碍的表现可能会与脑疝所致的有所混淆。
五、其他症状
1.头痛、呕吐:头痛通常较为剧烈,呈持续性,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和神经所致。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是颅内高压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但在脑疝晚期,患者可能因昏迷而无法表达头痛,呕吐也可能因吞咽功能障碍而不典型。
2.抽搐: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这是由于脑疝导致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抽搐发作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脑缺氧和脑损伤。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抽搐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且抽搐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可能表现为局部肌肉的抽动等。
特殊人群需注意: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脑疝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情况。低龄儿童在用药时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判断脑疝症状时要综合考虑原有疾病的影响,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脑疝死亡前症状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相互交织,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