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肌腱炎病因多样,包括过度使用与劳损(如频繁重复性动作、持续压力负荷)、外伤(急性损伤、慢性损伤积累)、年龄因素(肌腱退变)、疾病因素(关节炎、感染)及其他因素(激素水平变化、营养缺乏)。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因肌腱退变及慢性疾病影响,易患且恢复慢,应选合适运动并及时就医;孕妇因激素变化、体重增加等易受伤且治疗棘手,需避免久站行走并咨询医生;儿童因肌腱脆弱、好动易伤,家长和老师要指导运动并及时处理疼痛。
一、肌腱炎的病因
1.过度使用与劳损
频繁重复性动作: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长期反复进行相同动作,会使肌腱反复摩擦、受力。如打字员长期敲击键盘,手指肌腱频繁屈伸,易引发手指肌腱炎;网球运动员反复挥拍,易导致肘部肌腱炎。研究表明,长时间从事此类重复性工作人群,肌腱炎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出数倍。
持续压力负荷: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或承受过度压力,如长期背负过重书包,肩部、背部肌腱长期处于紧张受力状态,易引发炎症。一项针对长期负重劳动者的调查显示,其肌腱炎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负重劳动者。
2.外伤
急性损伤:意外事故如摔倒、撞击等,直接损伤肌腱,破坏其正常结构。比如运动中突然摔倒,手部撑地,可能导致手腕肌腱拉伤,引发肌腱炎。有研究指出,在运动损伤病例中,因急性外伤导致肌腱炎的占一定比例。
慢性损伤积累:轻微的损伤若未得到及时修复,反复发生,损伤不断积累,也会引发肌腱炎。如跑步时姿势不正确,足部肌腱反复轻微扭伤,逐渐发展为肌腱炎。
3.年龄因素
肌腱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肌腱中的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弹性和韧性下降,血管供应也逐渐减少,代谢能力降低。这使得肌腱更易受到损伤,发生炎症的风险增加。有临床研究发现,老年人肌腱炎的发病率高于年轻人,且恢复时间更长。
4.疾病因素
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会累及肌腱,引发炎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及周围组织,肌腱也常受影响。据统计,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一定比例同时患有肌腱炎。
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蔓延至肌腱,引起感染性肌腱炎。例如化脓性细菌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虽然感染性肌腱炎相对少见,但病情往往较严重。
5.其他因素
激素水平变化:女性在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波动大。孕期激素变化会使肌腱、韧带松弛,增加受伤风险;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响肌腱代谢,引发肌腱炎。研究显示,孕期和更年期女性肌腱炎发病率相对较高。
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C、D及钙等营养素,会影响肌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缺乏时肌腱强度下降;维生素D和钙与骨骼、肌肉健康相关,缺乏可能间接影响肌腱健康。有研究提示,部分营养缺乏人群肌腱炎发生率有所上升。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
原因:老年人肌腱本身存在退变,修复能力差。同时,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会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进一步增加肌腱炎发生风险,且患病后恢复缓慢。
建议: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适当拉伸。日常生活中,注意动作缓慢,避免突然用力。若出现肌腱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盲目处理。
2.孕妇
原因:孕期激素变化使肌腱更易受伤,且孕妇体重增加,身体重心改变,对肌腱压力增大。同时,孕期用药受限,治疗相对棘手。
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轻下肢肌腱压力。选择舒适、支撑性好的鞋子。进行适量的孕期运动,如孕妇瑜伽,增强肌肉力量,分担肌腱压力。若出现肌腱炎症状,及时咨询妇产科和骨科医生,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法。
3.儿童
原因:儿童骨骼、肌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腱较脆弱。且儿童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易因外伤或过度运动引发肌腱炎。
建议:家长和老师应指导儿童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儿童长时间进行单一重复动作的活动。若儿童诉说肌腱部位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