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腱炎的症状
腰肌腱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性质有酸痛、刺痛、灼痛,程度因人而异且随病情进展加重,部位集中在受累肌腱附着点)、压痛(病变肌腱附着点明显,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肿胀(多较轻且局限在受累肌腱周围)、活动受限(腰部活动范围减小、肌肉力量减弱);不同特殊人群情况各异,老年人症状明显、恢复慢且受基础疾病影响,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更年期受激素变化影响病情有不同表现,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症状易迅速加重、需严格休息,肥胖人群症状突出且因体重影响恢复,治疗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一、疼痛
1.性质:腰肌腱炎患者常出现腰部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刺痛或灼痛。酸痛通常是由于肌腱反复受到牵拉和磨损,导致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周围神经引起;刺痛可能与肌腱损伤后局部的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灼痛则可能提示炎症较为严重,局部组织有充血、水肿等情况。
2.程度: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初期可能较轻,仅在长时间站立、弯腰、久坐或进行腰部剧烈活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等。部分患者在夜间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影响睡眠质量。
3.部位:疼痛主要集中在受累肌腱附着点处,如腰椎棘突旁、髂嵴等部位。不同的肌腱受累,疼痛部位会有所差异。例如,竖脊肌肌腱炎时,疼痛多在脊柱两侧的竖脊肌附着处;腰方肌肌腱炎时,疼痛可能位于腰部外侧。
二、压痛
在病变的肌腱附着点处有明显的压痛,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用手指按压这些部位,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压痛的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炎症越重,压痛越明显。通过仔细的压痛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受累的肌腱,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三、肿胀
部分腰肌腱炎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这是由于炎症导致组织液渗出、局部充血引起的。肿胀程度一般较轻,有时可能不明显,需要仔细触摸或与对侧腰部进行对比才能发现。肿胀部位通常与疼痛部位一致,多局限在受累肌腱周围。
四、活动受限
1.腰部活动范围减小:患者会感到腰部的活动不灵活,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活动范围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在弯腰捡东西时,可能无法像正常时那样弯腰幅度较大;后伸时,可能会感到腰部有牵拉感和疼痛,限制了后伸的程度。
2.肌肉力量减弱:由于疼痛和炎症的影响,腰部相关肌肉的力量会减弱。这会导致患者在进行一些需要腰部用力的动作时感到困难,如从坐姿起身、搬重物等。肌肉力量减弱还可能进一步影响腰部的稳定性,加重病情。
五、特殊人群情况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骼和肌肉的修复能力较差。患腰肌腱炎后,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而且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腰椎退变等,这些疾病会与腰肌腱炎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损伤加重,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2.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时,身体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生理期时,身体的疼痛敏感度可能会增加,腰肌腱炎的疼痛症状可能会相对更明显。孕期女性由于腹部增大,身体重心改变,腰部承受的压力增加,会加重腰肌腱炎的病情,而且孕期用药受限,治疗相对困难。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这也会影响腰肌腱炎的恢复,需要特别关注骨骼健康。
3.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这类人群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腰部活动,腰部肌腱受到的压力和损伤较大。一旦患上腰肌腱炎,症状可能会迅速加重,严重影响训练和工作。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休息,避免过早恢复高强度活动,以免病情反复。同时,在康复后,要注意调整训练和工作方式,做好腰部的防护和热身运动。
4.肥胖人群:肥胖人群腰部承受的重量较大,会增加腰部肌腱的负担。患腰肌腱炎后,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症状可能更为突出。而且肥胖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不利于炎症的消退和损伤的修复。对于肥胖患者,在治疗腰肌腱炎的同时,需要适当控制体重,减轻腰部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