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
狭窄性腱鞘炎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多为酸痛或刺痛,初期间歇性、后期持续性,好发于手部和腕部,活动和寒冷刺激会加剧,休息和热敷可缓解;病变腱鞘部位有明显压痛,程度与病情正相关;部分患者出现肿胀,由组织充血水肿及滑液分泌排出异常导致;患者手指或手腕屈伸受限,还可能出现扳机指或弹响指现象。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更明显、进展快,治疗优先选保守疗法并防跌倒;孕妇因激素变化易患病,尽量不用药,采用非药物疗法并注意休息;儿童表达能力弱,表现为不愿活动、哭闹,遵循儿科原则优先保守治疗;运动员和手部劳动者患病风险高,发病后应调整方式、注意休息并康复训练防复发。
一、疼痛
1.疼痛性质:患者常感到局部疼痛,多为酸痛或刺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在病情初期,疼痛可能较轻,呈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
2.疼痛部位:狭窄性腱鞘炎好发于手部和腕部,常见部位如拇指、食指、中指的掌指关节处,以及手腕的桡侧。疼痛通常局限于病变的腱鞘所在部位,但有时也可能向周围放射,比如拇指腱鞘炎可能会引起大鱼际区域的牵涉痛。
3.影响因素:活动会使疼痛加剧,尤其是在进行频繁的屈伸手指或手腕活动时,如打字、握笔、做家务等。寒冷刺激也会导致疼痛加重,而适当休息和热敷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
二、压痛
在病变的腱鞘部位可出现明显的压痛。用手指按压腱鞘所在位置,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压痛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一般来说,病情越重,压痛越明显。
三、肿胀
1.外观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病变部位的肿胀,表现为局部隆起,外观上比正常部位饱满。肿胀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肿胀,不太容易察觉;而有的患者肿胀较为明显,可直观看到局部的膨隆。
2.肿胀原因:肿胀主要是由于腱鞘发生炎症后,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所致。此外,腱鞘内的滑液分泌增多且排出不畅,也会进一步加重肿胀。
四、活动受限
1.屈伸功能障碍:患者手指或手腕的屈伸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感到活动时有轻微的僵硬感和不灵活;随着病情发展,屈伸活动会变得困难,甚至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手指、手腕。例如,拇指腱鞘炎患者在试图伸直拇指时,可能会出现卡顿现象,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完成伸直动作。
2.扳机指或弹响指:这是狭窄性腱鞘炎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在手指屈伸过程中,会出现“咔嗒”声或“扳机”样的弹跳感,就像扣动扳机一样。这种现象是由于腱鞘狭窄,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时受到阻碍,当肌腱强行通过时就会产生弹响。严重时,手指可能会卡在屈曲或伸直位,需要用力扳动才能解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等。这些因素会使老年人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病情进展也可能更快。在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同时,要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情况,因为活动受限可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2.孕妇: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组织的水肿和松弛度增加,更容易发生狭窄性腱鞘炎。而且在孕期,很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等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症状,同时要注意休息,减少手部和腕部的活动。
3.儿童:儿童狭窄性腱鞘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更多表现为不愿意使用患病的手指或手腕,活动时哭闹等。在治疗时,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如佩戴支具固定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的治疗方法。
4.运动员和经常从事手部劳动的人群:这类人群由于手部和腕部活动频繁,患狭窄性腱鞘炎的风险较高。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调整运动或工作方式,减少手部的过度使用。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恢复高强度的活动,以免病情反复或加重。同时,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增强手部和腕部的肌肉力量,预防腱鞘炎的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