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是什么引起的
流产原因主要包括胚胎、母体、父亲及环境因素。胚胎因素中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常见原因,含数目和结构异常。母体因素有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贫血等可致流产;生殖器官异常,像子宫畸形、肿瘤、宫颈内口松弛等不利胚胎发育;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受孕和胎儿发育;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如严重刺激、不良嗜好也可引发流产。父亲因素为精子染色体异常致胚胎发育异常。环境因素是过多接触放射线及化学物质影响胚胎正常发育。此外,高龄、多次流产病史、肥胖等特殊人群流产风险更高,需针对性预防和产检。
一、胚胎因素
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数目异常以三体居首位,其次为X单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少见;结构异常主要为染色体易位、倒置、缺失和重复等。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发生流产,极少数可能继续发育成胎儿,但出生后也会发生某些功能异常或合并畸形。若已流产,流产物染色体检查多可发现异常。
二、母体因素
1.全身性疾病
(1)严重感染、高热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细菌毒素或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使胎儿死亡而发生流产。
(2)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儿缺氧,也能引起流产。
(3)妊娠期患高血压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可致胎盘梗死,引起胎儿窘迫甚至死亡而发生流产。
(4)孕妇患慢性肾炎或严重糖尿病时,因胎盘血管发生病变影响胎儿血供,导致胎儿发育异常而流产。
2.生殖器官异常
(1)子宫畸形如子宫纵隔、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影响子宫血供及宫腔内环境,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发育而导致流产。
(2)子宫肿瘤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影响胚胎着床;肌壁间肌瘤过大可压迫子宫,使宫腔变形或内膜供血不足引起流产。
(3)宫颈内口松弛,宫颈内口括约功能破坏,胎膜早破,妊娠中晚期胎儿因重力作用,导致羊膜囊向宫颈内口突出,胎膜受压不均,加之此处最接近阴道,缺乏宫颈黏液保护,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从而引发流产。
3.内分泌异常
(1)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良,影响受精卵着床及发育,可引起早期流产。
(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持续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即使妊娠也易发生流产。
(3)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素分泌减少,细胞代谢降低,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也可造成流产。
4.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
(1)妊娠期严重躯体或心理不良刺激,如手术、直接撞击腹部、性交过频及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忧伤等精神创伤,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2)孕妇过量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使用毒品等,均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导致流产。
三、父亲因素
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进而引起流产。如大头多尾、双头等形态异常的精子,可能携带遗传物质异常,虽然这些精子可使卵子受精,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因遗传物质缺陷而发生流产。
四、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引起流产。这些有害物质可直接作用于胚胎或胎儿,导致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从而引发流产。例如,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甲醛环境中的孕妇,流产风险相对增加。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对于高龄孕妇,由于其生殖细胞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概率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建议在孕前进行全面的遗传咨询和相关检查,如染色体检查等。孕期应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
2.有多次流产病史的女性,再次怀孕发生流产的风险更高。这类人群在孕前需对自身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殖器官检查、内分泌检查、免疫功能检查等,排查可能导致流产的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治疗和备孕。孕期要更加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过度紧张,严格遵医嘱进行产检和保胎治疗。
3.肥胖孕妇发生流产的风险也有所升高,可能与肥胖导致的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肥胖孕妇在备孕及孕期应合理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改善代谢状态,以降低流产风险。同时,孕期产检时要更加关注血糖、血压等指标,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