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型宫外孕的表现
流产型宫外孕有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可断续,不同年龄和有多次流产史女性恢复情况不同)、腹痛(程度性质不一,可蔓延至全腹,特殊女性群体在诊断和病情发展上有差异)、休克相关表现(不同特征女性休克发生和恢复情况不同)、其他表现(如恶心呕吐、肛门坠胀,部分女性易误诊)等症状;针对年龄较小、较大、有多次流产病史、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分别给出了就医、治疗、恢复等方面的温馨提示。
一、阴道流血
阴道流血是流产型宫外孕的常见表现。在宫外孕流产发生时,胚胎死亡后,体内激素水平会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剥脱,从而出现阴道流血,颜色常为暗红色或深褐色,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这种阴道流血可能断断续续,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年轻女性一般身体恢复能力较强,出现阴道流血情况如果及时干预,可能恢复相对快些;而年龄较大女性,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子宫等生殖器官恢复较慢,对于较长时间的阴道流血可能耐受较差,持续流血可能导致贫血等情况。有多次流产病史的女性,本身子宫内膜可能就比较薄或存在损伤,出现阴道流血时,恢复会更加困难。
二、腹痛
腹痛也是流产型宫外孕的重要表现。当胚胎流产,妊娠物从输卵管排至腹腔,会刺激腹膜,引起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可为隐痛、胀痛、坠痛或撕裂样痛。患者可能感到一侧下腹部突发性剧痛,随后可能蔓延至整个下腹部。如果腹腔内出血较多,血液刺激膈肌,还可能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年龄较小的女性可能对疼痛描述不够准确,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生活中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女性,可能平时对身体小的不适不太在意,容易忽视初期的腹痛,从而延误诊治;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本身盆腔可能就存在粘连,发生流产型宫外孕时,腹痛可能更剧烈,且炎症可能阻碍妊娠物排出,加重病情。
三、休克相关表现
若流产型宫外孕患者腹腔内出血较多,就可能出现休克相关表现。包括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年轻女性如没有其他基础疾病,在短时间内出血达到一定量时才可能发生休克,经过积极治疗,恢复也相对较快。而年龄大的女性,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等方面的基础疾病,发生休克时病情往往更危急,死亡率也会相对增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女性,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失血的耐受性较差,也更容易出现休克症状。有慢性贫血病史的女性,平时血色素就偏低,一旦发生流产型宫外孕出血,更容易进入休克状态,且休克纠正相对困难。
四、其他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可能与腹腔内出血刺激胃肠道有关。患者还可能伴有肛门坠胀感,是因为血液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刺激直肠所致。对于孕期情绪波动较大、精神高度紧张的女性,可能对这些症状的感受更为明显;长期有胃肠道疾病的女性,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可能会误以为是本身胃肠道疾病发作而延误诊断。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较小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发生流产型宫外孕,身心会遭受较大打击。家长应给予更多关爱和理解,帮助孩子及时就医。在治疗及恢复期间,要保证孩子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因为孩子生殖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生流产型宫外孕后,可能对未来生育有一定影响,需定期复查。
2.年龄较大女性:年龄大的女性发生流产型宫外孕风险本身较高,且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情况。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适当补充营养,但要根据自身基础疾病情况调整饮食。如患有糖尿病需控制糖分摄入;患有高血压要控制盐的摄入等。
3.有多次流产病史女性:此类女性生殖系统相对脆弱,发生流产型宫外孕后恢复难度大。在治疗后要严格遵医嘱,做好避孕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鉴于有过多次不良孕史,再次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4.生活方式不健康女性:如长期熬夜、大量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的女性,身体处于不良状态,发生流产型宫外孕后,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以促进身体恢复,降低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
5.有基础疾病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慢性贫血等基础疾病的女性,治疗流产型宫外孕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疾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恢复过程中,要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和治疗,避免相互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