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胫腓骨骨折怎么办
小腿胫腓骨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简单固定后就医,医生通过询问与检查初步评估后安排影像学检查明确情况。治疗方法分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定期复查、必要时用止痛药物)和手术治疗(如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内固定)。康复护理分早、中、后期,各阶段有不同训练重点。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日常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戒烟戒酒、保证睡眠及心理调节,还需按医生安排定期复查,及时处理愈合中出现的问题。
一、及时就医与初步评估
小腿胫腓骨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骨折部位受到二次伤害。尽量保持受伤腿部静止,可以找木板、树枝等进行简单固定后尽快前往医院。医生会通过询问受伤经过、受伤部位疼痛情况,结合体格检查初步判断骨折情况,然后安排进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的类型、部位和移位程度等,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且通过手法可以复位的小腿胫腓骨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主要方法是手法复位后使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固定时间一般需要68周,期间患者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可根据疼痛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移位明显、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等。钢板螺钉内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胫腓骨骨折,能提供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髓内钉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对骨折周围血运破坏少等优点,更适合于胫骨中段骨折。术后患者也需要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三、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术后或固定后早期(12周),患者应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脚趾和踝关节的主动活动,如屈伸、旋转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可进行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在不引起关节活动的情况下收缩肌肉。
2.中期康复:一般在伤后36周,随着骨折部位初步愈合,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在继续进行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练习,可借助康复器械辅助训练。部分患者可在医生允许下,使用拐杖进行部分负重行走。
3.后期康复:骨折愈合相对牢固后(612周及以后),可逐渐增加负重程度,进行正常行走训练。同时,可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和协调性训练,如单腿站立、走平衡木等,以恢复下肢的正常功能。
四、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骨骼生长发育迅速,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儿童好动,在固定期间需要家长密切看护,避免因活动导致固定松动或骨折移位。同时,要注意给儿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促进骨折愈合。在康复训练方面,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可能会延长。在治疗过程中,除了积极治疗骨折外,还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以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康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再次骨折。此外,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要注意预防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3.孕妇:孕妇发生小腿胫腓骨骨折后,治疗和康复方案的选择需要特别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在影像学检查时,要做好腹部防护,尽量减少辐射暴露。药物治疗方面,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孕妇的身体平衡和稳定性,避免摔倒。
五、日常注意事项
1.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骨折愈合。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控制血糖、血压在合理范围。
2.生活方式:骨折恢复期间要戒烟戒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延缓骨折愈合。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
3.心理调节: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因行动不便、担心预后等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家属要多关心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也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
六、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定期复查,一般在骨折后的1周、2周、4周、6周、8周、12周等时间节点进行。通过复查X线等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发现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