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膝关节炎怎么办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炎,是常见关节疾病,主要因年龄增长致病,女性、肥胖、过度运动及有创伤史人群更易患病。其症状有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应对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注意保暖、改善姿势)、物理治疗(热敷、按摩、针灸、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和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女性、肥胖人群、运动爱好者、有膝关节创伤史人群需注意不同事项,同时患者要定期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关节功能评估了解病情进展以调整治疗方案。
一、认识退行性膝关节炎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最终发生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缺损及整个关节面的损害。年龄增长是主要危险因素,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肥胖、过度运动、关节创伤史等人群更易患病。
二、症状表现
1.疼痛:初期多为活动后疼痛,休息可缓解,后期休息时也可能疼痛,上下楼梯、蹲下站起时疼痛加重。
2.肿胀:关节周围可能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关节积液或滑膜增生引起。
3.僵硬: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关节会有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但僵硬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4.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行走、下蹲、下跪等动作变得困难。
5.关节畸形: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
三、应对方法
1.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减轻体重可以缓解关节压力,减缓病情进展。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
适度运动:选择对膝关节压力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散步等。避免长时间的跑步、爬山、蹲跪等运动。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
注意保暖:寒冷会使膝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加重疼痛。在寒冷天气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可以佩戴护膝。
改善姿势: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减少膝关节的压力。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水袋或红外线灯等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缓解疼痛。但要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伤关节。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可能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帮助。
康复训练: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康复训练,如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关节功能。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以促进软骨的修复和再生。
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可以增加关节液的黏稠度和润滑功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4.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关节镜手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身体状况,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如果需要手术,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术后要加强护理和康复训练。
2.女性: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会加重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症状。女性患者要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3.肥胖人群:肥胖是退行性膝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患者要积极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的负担。在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损伤关节。
4.运动爱好者: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等,要注意运动保护,避免关节受伤。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后要进行拉伸和放松。如果出现膝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进行治疗。
5.有膝关节创伤史的人群:曾经有过膝关节创伤的患者,发生退行性膝关节炎的风险较高。要注意保护受伤的关节,避免再次受伤。在康复后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五、定期复查
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的进展,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项目包括膝关节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和关节功能评估等。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治疗效果。



